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方坳堂观瀑图》
《方坳堂观瀑图》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泰山北面岩谷,曾逐溪声就朗公。

莫道出山泉竟去,举头长在碧云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面(běi miàn)的意思:指方向向北,也可用来形容位置相对较高或地位相对较尊贵。

碧云(bì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晴朗的蓝天白云,形容景色美丽明朗。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山泉(shān quán)的意思:形容山中清澈的泉水,也用来比喻纯洁无邪的心灵。

山北(shān běi)的意思:指山的北面或者北方。

泰山(tài shān)的意思:指非常伟大、威严、稳固的事物或人物。

溪声(xī shēng)的意思:溪流中传来的声音,比喻清脆悦耳的声音。

岩谷(yán gǔ)的意思:岩石峡谷间的深谷。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泰山北侧寒岩谷中的溪流与瀑布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哲理之思。诗人姚鼐以“方坳堂观瀑图”为题,巧妙地将观景之人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句“泰山北面寒岩谷”,点明了地点,泰山作为中国五岳之首,其北面的寒岩谷自然环境独特,给人以神秘而清冷之感。接着,“曾逐溪声就朗公”,描述了诗人曾经追随溪流的声音,寻找一位名为“朗公”的高僧。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融入了人文元素,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莫道出山泉竟去”,转折之处,诗人似乎在提醒读者,不要以为泉水一旦离开山涧就消失了。这句话蕴含着深意,暗示了事物的变化与永恒之间的辩证关系,泉水虽会流经不同的地方,但其生命之源始终存在于自然之中,如同人的精神追求,无论走到哪里,都与宇宙的真理相连。

最后,“举头长在碧云中”,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敬畏之情。这句话不仅描绘了瀑布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的壮丽景象,更寓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超越物质层面,追求心灵深处与宇宙万物相通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深邃,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兼具艺术美感与思想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自笑

诸公衮衮几金貂,自笑无材负圣朝。

老气醉中犹跌宕,闲身梦里亦逍遥。

旧书日伴吾儿读,薄饭时从野叟招。

病后秋衣须早制,竹窗残夜雨萧萧。

(0)

自励

中年已惧小人归,况是骎骎耄及时。

气惰欲归思友助,学衰不进赖儿规。

无功追愧清时禄,有命何忧晚节饥。

羸病今年能未死,潜心更下董生帷。

(0)

自讼

家弊须微禄,年衰尚远游。

未逃朋友责,更遣吏民羞。

采药思长往,传书却小留。

微风入桐叶,分我一帘秋。

(0)

自九里平水至云门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凡四日八首·其八

我行随处叩岩扉,觅得生薪旋燎衣。

道士已骖鸾鹤去,山僧初自水云归。

瓮头酒压松肪熟,盘里蔬供药汞肥。

老觉论心须世外,溪阴回首尚依依。

(0)

自九里平水至云门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凡四日八首·其五

我来恰值暮春初,昼漏微长小雨馀。

苔蚀秦碑亡旧刻,龙归禹穴护遗书。

燕巢已垒泥犹湿,花片虽残叶尚疏。

到处不妨俱可乐,诗人为底爱吾庐。

(0)

次吕子益韵

吕子奇才非复常,诗来起我醉中狂。

大音谁和阳春曲,真色一空时世妆。

东閤献谀无辙迹,西湖寄傲有杯觞。

病怀正待君湔祓,墨妙时须寄数行。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