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昨 夜 雨 又 作 方 此 祈 祷 辄 得 数 语 述 怀 宋 /虞 俦 淫 雨 天 公 不 肯 晴 ,区 区 香 火 屡 哀 鸣 。雨 年 苦 潦 民 何 罪 ,千 里 分 忧 责 匪 轻 。已 幸 早 禾 方 露 积 ,正 怜 秋 稼 与 云 平 。蓱 号 莫 败 西 成 好 ,捩 手 从 为 易 覆 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鸣(āi míng)的意思:形容声音悲伤凄凉,像是在哭泣般的呼喊。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成好(chéng hǎo)的意思:成为好人或变得好的意思。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分忧(fēn yōu)的意思:分担忧愁,共同承担困难或烦恼。
露积(lù jī)的意思:指事物暴露出来的积累或秘密被揭露。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秋稼(qiū jià)的意思:指秋天的农作物或农田。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天公(tiān gōng)的意思:指自然界的力量或自然规律。
西成(xī chéng)的意思:西进,向西方前进
香火(xiāng huǒ)的意思:指庙宇或寺庙内的香火,也泛指宗教信仰的繁荣和兴旺。
忧责(yōu zé)的意思:忧虑和担责任
- 鉴赏
这首宋诗《昨夜雨又作方此祈祷辄得数语述怀》是虞俦所作,诗人以淫雨连绵的天气开篇,表达了对上天不肯放晴的不满和对百姓苦难的深深忧虑。"区区香火屡哀鸣"一句,通过祭祀祈求的细节,展现出人们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神灵的求助。
接着,诗人质问上天:“两年苦潦民何罪?”表达了对连续两年遭受水灾的民众的同情,认为他们的苦难并非由于自身的罪过。他感慨千里之外的自己也深感忧虑,责任感重大,“千里分忧责匪轻”。
诗人转而想到早稻已有收成的希望,但又担忧秋收可能因雨势与云齐平而受损。“正怜秋稼与云平”描绘出一幅雨中稻田与天际相接的画面,流露出对丰收的期待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最后,诗人以“蓱号莫败西成好”告诫,希望这场雨能适时停止,不要破坏即将到手的秋季丰收。他以“捩手从来易覆羹”作结,寓意世事难料,轻易改变的局面,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既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也寓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社会稳定的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