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家东老庵之壁云:「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馀。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西蜀和仲,闻而次其韵三首。东老,沈氏之老自谓也,湖人因以名之。其子偕作诗,有可观者·其二》
《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家东老庵之壁云:「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馀。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西蜀和仲,闻而次其韵三首。东老,沈氏之老自谓也,湖人因以名之。其子偕作诗,有可观者·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世俗何知贫是病,神仙学道之馀。

但知白酒佳客不问黄公素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酒(bái jiǔ)的意思:指未经勾兑、掺杂的纯粹酒精饮料,也用来比喻纯正、纯洁的事物。

不问(bù wèn)的意思:不关心;不去询问。

黄公(huáng gōng)的意思:黄公是指黄石公,意为聪明智慧的人。

佳客(jiā kè)的意思:指来访的客人很好,令人欢喜的客人。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世俗(shì sú)的意思:指世间的俗气、庸俗之事或人情世故。

素书(sù shū)的意思:指没有内容或者内容很少的书籍。

学道(xué dào)的意思:学习道德修养和道德准则。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的一种独特看法。"世俗何知贫是病,神仙可学道之馀"两句,通过对比世俗与神仙的不同境界,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欲望、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诗人认为,在世俗眼中,贫穷是一种疾病,但对于追求道法的修行者而言,他们却能从中学习到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

"但知白酒留佳客,不问黄公觅素书"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宴宾客、享受人生的欢乐场景。诗人只关心如何以美酒留住那些有才华的朋友,而不去询问古代圣贤黄公(孔子)的书籍。在这里,"白酒"象征着生活中的简单乐趣,而"黄公觅素书"则代表了对知识和学问的追求。诗人通过这两者的对比,强调了生活中应享受当下的每一刻。

整首诗流露出苏轼特有的豁达与超脱,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生活、友谊以及精神追求的一种积极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上元竹枝歌和曾大卿

青春恼人思跰跹,女郎市酒趣数钱。
不道翁家久留客,红裆幔结赛秋千。
学箫学鼓少年群,准拟春来奉使君。
自向雕笼作行队,安排好曲写殷勤。
珍珠络结绣衣裳,家住江南山后乡。
闻道使君重行乐,争携腰鼓趁年光。

(0)

元符亲郊五首

无为靡远,深厚广圻。
祭神恭在,弁冕兗衣。
粢盛岂美,明德声辉。
以祥以佑,非眇声析。

(0)

逍遥峰访李覯不遇

叠嶂南奔似跃龙,逍遥楼畔识奇踪。
云根盘地三千丈,石徇参天第一峰。
岁久已知苍藓合,晓来常怪翠云封。
肩舆却过株槎路,曙色岚光隔几重。

(0)

景祐常祀二首

诞受灵符,笔基不业。
配享洁尊,永隆万弃。

(0)

景祐亲郊三圣并侑二首

千龄避运,三后在天。
嘉坛羔侑,亿万斯年。

(0)

从清逸老人游西山夜宿翠岩联句

苍龙夭矫西北来,銮破明珠成碧岫。
何人驾空起楼阁,地灵不敢藏馀秀。
锁窗云重衣巾润,梳木风清肌骨透。
客来一夜与僧谈,气觉浩然充宇宙。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