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水本自清,是谁搅令浊。
《讽谏诗二首·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名为《讽谏诗二首(其一)》,由魏晋时期的诗人赵整所作。诗中以孟津河为喻,通过河水由清澈变为浑浊的转变,隐晦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与批评。
“昔闻孟津河,千里作一曲。” 开篇即以孟津河的千里长流,描绘出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同时也预示着接下来将要探讨的主题是关乎广阔的社会与道德问题。
“此水本自清,是谁搅令浊。” 这两句转折,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转向对社会现状的批判。诗人指出,原本清澈的河水(象征着社会的纯净与公正),如今变得浑浊(比喻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沦丧),这显然是有人在其中搅动所致。这里的“搅”字,形象生动,既指出了问题的根源,也暗含了对那些破坏社会秩序、道德风尚之人的谴责。
整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社会现实相联系,以水的清澈与浑浊为喻,揭示了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并对造成这种现象的人提出了批评。赵整以委婉而犀利的手法,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社会正义的追求与责任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