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眩水晃人灭踪,痴猿冻鹤惊折松。
盐虎坐险终陷凶,狞狮见日空眼红。
《庚寅人日雨夕大雷电激而成雹阳专而阴不胜寒反为燠复雷雹大雨弥旬燠极而霰继以大雪三日深山盈丈自人日至晦凡二十三日雨雹霰雪农民告苦为二十韵以记之》【宋·方逢振】龙马交战相长雄,一胜一负互始终。二气胁击威力穷,凝冰迸出焦火中。跳丸飞炮怒打空,一夜白尽午头峰。顷田十万银裹封,东皇未肯开冶镕。山眩水晃人灭踪,痴猿冻鹤惊折松。邻鸡失旦僧懒钟,昏晓不辨天地聋。盐虎坐险终陷凶,狞狮见日空眼红。书生径卧身龙钟,讽谏不到齐王宫。灞陵无驴句不工,万家丑怪难形容。我闻古语盈尺丰,今深一丈愁杀农。欲将此意问天公,天公高高高几重。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3567c67e85e6cf8159.html
灞陵(bà líng)的意思:指人或物离开原来的环境、位置或状态。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长雄(cháng xióng)的意思:指人物品质高尚,才能出众,具有威望和能力。
丑怪(chǒu guài)的意思:形容外貌或举止不美观,令人讨厌或令人不悦。
东皇(dōng huáng)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东方皇帝,也用来形容地位崇高、权势极大的人。
二气(èr qì)的意思:二气指的是人的愤怒和气愤之情。
讽谏(fěng jiàn)的意思:用尖刻的语言或行动来批评、责备他人的过错或错误。
高几(gāo jǐ)的意思:指程度上超过一定数量或程度。
古语(gǔ yǔ)的意思:指古代的语言、词句。
鹤惊(hè jīng)的意思:形容人或动物受到突然的惊吓而惊慌失措。
昏晓(hūn xiǎo)的意思:指天刚亮或天快黑的时候。
家丑(jiā chǒu)的意思:家庭内部的不幸或丢脸的事情。
焦火(jiāo huǒ)的意思:形容心情焦虑、急躁。
交战(jiāo zhàn)的意思:指敌对双方进行战斗、交战。
龙钟(lóng zh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嘹亮激越,如同龙吟钟鸣。
龙马(lóng mǎ)的意思:形容人物或事物非常出色、杰出。
凝冰(níng bīng)的意思:凝冰是一个形容词,表示非常冷,冰冷到极点的意思。
深一(shēn yī)的意思:非常深入地探究或理解一件事情。
始终(shǐ zhōng)的意思:一直,始终如一
失旦(shī dàn)的意思:失去了机会或时机,后悔莫及
十万(shí wàn)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非常庞大。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天公(tiān gōng)的意思:指自然界的力量或自然规律。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跳丸(tiào wán)的意思:
(1).古代百戏之一。表演者两手快速地连续抛接若干圆球。《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潁川 邯郸淳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曹植 ﹞遂科头拍袒,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説数千言讫。”《新唐书·宦者传下·李辅国》:“ 辅国 以功迁兵部尚书。南省视事,使武士戎装夹道,陈跳丸舞剑,百骑前驱。” 宋 苏轼 《紫宸殿正旦教坊词·小儿致语》:“击石摐金,奏钧天之广乐;跳丸舞索,戏平乐之都场。”
(2).比喻日月运行。谓时间过得很快。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九:“忧愁费晷景,日月如跳丸。”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标题》:“日月跳丸,黄花绽了,几番重九,英雄袖手。” 张昭汉 《甲寅春西湖小麦岭》诗:“萍絮幻沧桑,日月惊跳丸。”
王宫(wáng gōng)的意思:指帝王的宫殿,也用来比喻权力中心或高级官员的住所。
威力(wēi lì)的意思:威力无限,力量无边。
问天(wèn tiān)的意思:指发出悲痛或愤怒的呼声,向上天诉说自己的不满或苦难。
相长(xiāng cháng)的意思: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形容(xíng róng)的意思:用词语或语言描述事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
眼红(yǎn hóng)的意思:形容嫉妒或羡慕别人的好运或财富。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一负(yī fù)的意思:指一个人背负着某种不好的事情或者某种不好的名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通过对比春夏与秋冬的气候变化,以及一系列强烈的天象和恶劣的天气状况来展现农民的困苦。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龙马交战”、“二气胁击”、“凝冰迸出焦火中”等,生动地描绘了雷电交加、雹石如雨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强烈力量和剧烈冲突。
诗人通过这些描述,传达了一种天灾连连、农事凋敝的情形。同时,也反映出农民在恶劣气候下的无助与哀求,如“盐虎坐险终陷凶”、“狞狮见日空眼红”,这些意象都显示了天灾的残酷和农民的悲惨。
诗中还穿插着对传统文化的引用,如“书生径卧身龙钟,讽谏不到齐王宫”,暗示了知识分子对于社会问题的无力感。最后,诗人以“我闻古语盈尺丰,今深一丈愁杀农”表达了对比过去与现在自然灾害严重程度的忧虑,以及“欲将此意问天公,天公高高高几重”这种无奈和绝望的情绪。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其丰富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界力量的敬畏以及对农民遭遇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