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草莽(cǎo mǎng)的意思:指平民百姓、底层人士。
河西(hé xī)的意思:指相隔很远,相距甚远。形容人或事物之间的距离很远,难以联系或接触。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淮河(huái hé)的意思:指两个相互纠缠的事物或问题,无法分割或解决。
经年(jīng nián)的意思:经过多年的时间
旧时(jiù shí)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如同一场梦境般虚幻、逝去。
里程(lǐ chéng)的意思:指程度、进展、发展的阶段或标志。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时物(shí wù)的意思:指与时代相适应的物品或事物。
呜咽(wū yè)的意思:形容哭泣声音悲伤凄厉。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一家(yī jiā)的意思:指整个家庭,也可指一个行业或组织的全部成员。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八百里(bā bǎi lǐ)的意思:指距离很远,数值很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衰败的景象,通过对淮河与蔡河交汇处的描述,展现了历史变迁后的凄凉与沧桑。诗人以“八百里程无一家”开篇,强调了道路的漫长与人烟的稀少,营造出一种孤寂与荒凉的氛围。接着,“废邑经年埋草莽,遗民何处梦桑麻”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这片土地上的荒芜与人民生活的艰难,仿佛连梦中都难以寻觅往日的繁荣与安宁。
“蝉声呜咽沿堤柳,狼迹纵横匝路沙”则通过自然界的声响与动物的踪迹,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冷清。蝉鸣虽在,却显得哀怨而无力,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繁华与现在的落寞;而狼迹横行于沙路上,则暗示着这片土地上不仅缺乏生机,甚至还有潜在的危险与不安。
最后,“唯有伤心旧时物,毁垣高倚夕阳斜”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将目光投向那些残存的旧物,如废弃的城墙,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凄凉。这一句不仅是对眼前景象的直接描绘,也是对历史变迁、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困境的无奈与伤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历史沧桑感和人文关怀的世界,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诗三百三首·其一七二
自闻梁朝日,四依诸贤士。
宝志万回师,四仙傅大士。
显扬一代教,作时如来使。
造建僧伽蓝,信心归佛理。
虽乃得如斯,有为多患累。
与道殊悬远,折西补东尔。
不达无为功,损多益少利。
有声而无形,至今何处去。
秦后作
大道不居谦,八荒安苟得。
木中不生火,高殿祸顷刻。
谁将白帝子,践我礼义域。
空持拔山志,欲夺天地德。
轵道人不回,壮士断消息。
父母骨成薪,虫蛇自相食。
鼎乱阴阳疑,战尽鬼神力。
东郊龙见血,九土玄黄色。
鼙鼓裂二景,妖星动中国。
圆丘无日月,旷野失南北。
徒流杀人血,神器终不忒。
一马渡空江,始知贤者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