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初 夜 暂 就 枕 宋 /陆 游 街 鼓 冬 冬 欲 断 时 ,官 闲 惟 与 睡 相 宜 。褰 帷 卧 看 初 升 月 ,转 枕 重 思 未 稳 诗 。偃 仰 少 安 真 得 策 ,久 伸 徐 起 顿 忘 疲 。悠 然 已 在 羲 皇 上 ,莫 遣 儿 曹 取 次 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得策(de cè)的意思:指得到明智的计策或策略,能够解决问题或达到预期目标。
官闲(guān xián)的意思:指官员没有事情做,闲在职位上。
皇上(huáng shàng)的意思:指皇帝,也可用来泛指上级领导。
街鼓(jiē gǔ)的意思:形容喧嚣、热闹的场面。
褰帷(qiān wéi)的意思:指揭开帷幕,揭示真相。
欠伸(qiàn shēn)的意思:形容人因疲劳或不舒服而伸懒腰。
取次(qǔ cì)的意思:取次指的是频繁地接连做事,形容行动迅速、连续不断。
然已(rán yǐ)的意思:事情已经发生或已经成为事实。
睡相(shuì xiàng)的意思:指人睡觉时的姿势和表情,也可用来形容人的相貌和气质。
羲皇(xī huáng)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羲皇,也泛指古代帝王。
相宜(xiāng yí)的意思:适合;相符合
偃仰(yǎn yǎng)的意思:偃仰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在睡觉或休息时的姿势,意思是躺在床上或地上,仰卧或平躺。
悠然(yōu rán)的意思:悠然指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无所牵挂。
重思(zhòng sī)的意思:重新思考、反思自己的行为、想法或决定。
- 翻译
- 夜深时分,街上的鼓声咚咚作响,官员们无事可做,只适合睡觉。
掀开帘子躺着看月亮刚刚升起,辗转反侧,又在思考还未完成的诗篇。
随意躺下稍作休息,真是个好主意,慢慢起身,疲劳顿时消散。
我感到如此悠闲自在,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不想让孩子们轻易察觉。
- 注释
- 街鼓:夜晚的更鼓。
鼕鼕:形容鼓声沉重。
官闲:官员空闲无事。
相宜:适宜。
褰帷:掀起帘子。
初升月:刚刚升起的月亮。
未稳诗:尚未完成的诗篇。
偃仰:躺下或坐起。
少安:稍微安定。
真得策:真正的好方法。
欠伸:打哈欠伸懒腰。
悠然:悠闲自得。
羲皇上:指远古时代。
儿曹:孩子们。
取次:随便,轻易。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初夜暂就枕》,描绘了作者在夜晚初眠时的情景。首句“街鼓鼕鼕欲断时”,通过深夜的街鼓声,营造出宁静而临近黎明的氛围。接下来,“官闲惟与睡相宜”表达了作者在官场清闲之时,得以尽情休息的惬意。
“褰帷卧看初升月”,诗人掀开帷帘,静静欣赏初升的月亮,这一画面富有诗意,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自然的热爱。“转枕重思未稳诗”,他辗转反侧,思考着尚未完成的诗篇,显示出他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偃仰少安真得策”,诗人认为暂时的放松和休息也是一种智慧,表明他对生活节奏的把握。“欠伸徐起顿忘疲”,通过伸懒腰的动作,诗人感到疲劳一扫而空,重新焕发活力。
最后两句“悠然已在羲皇上,莫遣儿曹取次知”,诗人沉浸在悠闲自得的境界中,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希望这种宁静不被他人轻易打扰。整首诗以日常生活细节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宁静生活的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闻江南得雨
吴下昨秋稔,浙灾近呼庚。
牵连告籴多,米价卒未平。
黄梅今岁沾,早稻担石盈。
迩闻夏杪旱,晚田苦久晴。
南望伤我民,何时遇丰亨。
大吏来奏章,秋霖幸盆倾。
高原纵无济,下隰仍有成。
稍可救眉燃,安能释心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