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花(cán huā)的意思:指已经凋谢或残缺不全的花朵,比喻事物或人的状况不完整或不完美。
此段(cǐ duàn)的意思:指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文字。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怀强(huái qiáng)的意思:指心怀强烈的愿望或野心。
襟怀(jīn huái)的意思:指胸怀宽广,心胸豁达,能够容纳众多的事物和人才。
局外(jú wài)的意思:指与某一事件、情况或群体无关,与之相对立的状态。
旅雁(lǚ yàn)的意思:旅途中的雁,比喻离别或漂泊的人。
轮蹄(lún tí)的意思:指马匹奔驰时蹄子的连续运动,比喻事物迅速连续地进行。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少陵(shǎo líng)的意思:指被贬谪或流亡的人。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丝管(sī guǎn)的意思:丝管是一个形象化的词语,用来形容声音细腻、柔和、悦耳动听。
吾侪(wú chái)的意思:我们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吟诗(yín shī)的意思:吟咏诗词。
有意(yǒu yì)的意思:有趣或有价值的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惜春(其二)》。诗中描绘了春末时节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
首联“二月已破三月来,吟诗空忆少陵才”,以时间的更迭引出主题,暗示春天即将过去,诗人只能通过吟诗来怀念杜甫那般才华横溢的诗才,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颔联“檐前有意残花堕,云里无情旅雁回”,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表现了春天的衰败之象。残花从檐前落下,象征着春天的凋零;而旅雁在云中飞翔,似乎对此毫不在意,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春天的短暂与易逝。
颈联“何处轮蹄蹂芳草,谁家丝管上高台”,进一步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轮蹄践踏着芳草,丝竹声在高台上响起,这些都预示着春天的消逝,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春天即将离去时的活动,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哀愁。
尾联“吾侪局外添婴绕,此段襟怀强自开”,诗人自述,作为局外人,只能围绕着这即将逝去的春天,试图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展现出一种无奈而又坚韧的情感。最后一句“强自开”表达了诗人试图自我安慰,但内心深处对春天离去的不舍和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以及面对自然规律时的无奈与坚韧。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八立冬作秋怀诗三首·其三
离离碧涧松,郁郁幽岩草。
深玄依化迹,精气微相保。
轻霜动晓华,独爱秋光好。
嗟兹浮坠叶,几向狂飙扫。
徒分枝干馀,不见根株老。
造物者何心,春荣而冬稿。
春亦不任恩,冬亦不任懊。
岁寒然后知,当时何足道。
春山八事·其七春风
羁绪日摇摇,百年徒鼎鼎。
浮生不足言,大梦真难醒。
惜往漫抽思,悲回孰共謦。
秋兰既已摧,寒松嗟独挺。
岂谓冬复春,春风自东迥。
春来人不知,深忧如宿酩。
转眼及春三,有律名姑洗。
乍闻萍始生,所畏虹初炯。
每旦视牵牛,谁酌天河泂。
尽洗郁萌中,一向愁波拯。
春风忽去来,我意终平等。
持此问春风,春风或首肯。
望春峰积雪漫成二作·其一
春风日淡融,春山何凛冽。
青青岭上云,白白峰头雪。
岭云忽去来,峰雪每凝结。
所叹幽而凉,亦惟高始洁。
颇似素心人,潇潇独关闭。
匡居相八寰,缁尘安敢涅。
宁静出孤怀,精神多自悦。
虽与俗情违,亦非人事绝。
馀滋润百荄,光华未可竭。
我思泉下蒙,复念井中渫。
何如此一峰,不受虚名窃。
寄怀曹允大
分携何足道,秋意恻悽酸。
室迩思人迫,心劳不客宽。
言归非一日,怀子集千端。
面目馀刚气,诗文审故欢。
断金应可利,济火岂云难。
孤尚同肩比,千秋各意观。
凭兹离地约,反向别时看。
往矣遥相忆,云山日就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