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诚何恨,千秋愧建炎。
自削中兴佐,空攀五国髯。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垂帘(chuí lián)的意思:指君主或高官将帘幕垂下,表示退位或辞职。
丹阳(dān yáng)的意思:指红色的阳光、火焰等。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时相(shí xiāng)的意思:指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虚檐(xū yán)的意思:指虚假的外表或表面的光鲜,实际上内里空虚无物。
中兴(zhōng xīng)的意思:指国家、民族或组织在困难时期经历挫折后重新崛起,兴盛发展的意思。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彭孙贻所作的《谒陈少阳祠二首和王阮亭司李》的第一首,表达了对陈少阳的敬仰与感慨。诗中以“一死诚何恨,千秋愧建炎”开篇,表达了对陈少阳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上的建炎之乱的遗憾之情。接下来的“丹阳拜遗庙,白日映虚檐”描绘了诗人亲自前往丹阳拜祭陈少阳祠堂的情景,阳光透过空荡的屋檐,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随后,“自削中兴佐,空攀五国髯”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陈少阳虽未能成为中兴之佐,但其精神永存的感慨。最后,“君王重时相,无复忆垂帘”则暗示了陈少阳虽未得到当时君王的重用,但其功绩将被后人铭记,不会被遗忘。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