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东作(dōng zuò)的意思:指人们把自己的事情放在首要位置,不顾及他人的利益。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客窗(kè chuāng)的意思:客窗指客人在窗户外,主人在窗户内,表示主人和客人之间的隔阂和疏远。
露天(lù tiān)的意思:指没有遮挡物的天空或场所。
潜地(qián dì)的意思:潜地指暗中行动,隐藏自己的意图或行动。
三代(sān dài)的意思:指祖父、父亲和子孙三代人。
世道(shì dào)的意思:世界上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
疏影(shū yǐng)的意思:疏影指的是稀疏的影子,也可以形容事物的显露程度不够明显。
斯民(sī mín)的意思:指人民,民众。
天真(tiān zhēn)的意思:形容人心地纯洁,不加掩饰,不存心机。
无异(wú yì)的意思:没有区别;没有差异
西成(xī chéng)的意思:西进,向西方前进
小春(xiǎo chūn)的意思:指初春时节的温暖和煦的春天。
一新(yī xīn)的意思:指彻底改变或完全更新,使之焕然一新。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东作西成(dōng zuò xī chéng)的意思:指原本打算做一件事情,结果却做成了另一件事情。形容事情的发展超出了原本的预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业丰收的景象,表达了对民生福祉的关怀与赞美。诗人以“东作西成丰且满,南盈北赡粒烝民”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四方土地上农作物的丰饶,粮食充足,滋养着广大的民众。接着,“斯民三代原无异,世道于今又一新”两句,既是对历史传统的肯定,也寄寓了对当下社会变革的期待,希望世道能够焕然一新。
“梅报小春潜地复,月移疏影露天真”描绘了一幅冬日里梅花初放、月光下树影斑驳的宁静画面,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客窗喜听鸡鸣蚤,欲学当年起舞人”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憧憬,即使身处客居,也能在清晨听到鸡鸣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仿佛要效仿古人,起舞庆祝这来之不易的丰收与新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洞察与美好祝愿,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家国情怀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其十六
祷祝封姨,休把做、扬沙吹砾。
费西帝、许多薰染,浓香深色。
满插铜匜芳气烈,高张画烛祥光赤。
向先生、鼻观细参来,三千息。人老大,年华急。
花妖艳,天公惜。到一枝摇落,千林萧瑟。
摘蕊莫教轻糁地,返魂依旧能倾国。
待彩云、月下再来时,寻陈迹。
转调二郎神/二郎神·其三三和
一筇两屦,导从比、在京差省。
更不草白麻,不批黄敕,稍觉心清力省。
幸有善和书堪读,何必然藜芸省。
且阁起庄骚,专看老易,课程尤省。梦境。
槐阴禁苑,药翻纶省。
纸裹里,有青铜钱三百,送与酒家展省。
吊李白坟,挂徐君剑,零落端平同省。
仅留得、老子婆娑,怎不拂衣华省。
水调歌头·其七十三夜,同官载酒相别,不见月作
怪事广寒殿,此夕不开关。
林间乌鹊相贺,暂得一枝安。
只在浮云深处,谁驾长风挟取,明镜忽飞还。
玉兔呼不应,难觅臼中丹。酒行深,歌听彻,笛吹残。
嫦娥老去孤另,离别匹如闲。
待得银盘擎出,只怕玉峰醉倒,衰病不禁寒。
卿去我欲睡,孤负此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