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曾未上瀛台,才见春旸冻又开。
《澌冰》全文
- 注释
- 一冬:整个冬天。
曾未:未曾。
上:踏上。
瀛台:古代皇家园林,这里代指宫殿。
才见:刚刚看到。
春旸:春天的阳光。
冻又开:冰雪再次融化。
流水:流水声。
冰澌:冰块的碎裂声。
既尽:完全。
昨宵:昨晚。
犹为:仍然。
听冰来:听到冰块破裂的声音。
- 翻译
- 整个冬天都没有踏上瀛台,春天刚现又是冰雪融化再结冰。
流水声中,冰块已经完全融化,昨晚还能听到冰块破裂的声音。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澌冰》,作者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黄节。诗中描绘了一幅冬季严寒到春天解冻的景象。首句“一冬曾未上瀛台”暗示了诗人可能长时间未能外出,直到春天来临,冰雪仍未完全消融。“才见春旸冻又开”写出了春天阳光初照,冰雪开始融化的情景。接下来,“流水是冰澌既尽”进一步描绘了流水中的冰块逐渐消融殆尽的过程。最后一句“昨宵犹为听冰来”则以听觉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夜晚冰块破裂声的回忆,暗示了春天到来的动态变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冬季到春季自然环境的转换,以及诗人对这种转变的敏感与体悟,体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云岩值雨
深殿幽廊映竹开,鸟声忽断雨声催。
藓生偏上题诗壁,花落还临说法台。
林下闻钟诸客散,涧边汲水一僧来。
晚晴更好看山色,西阁凭阑独未回。
送赵史君致仕归别业
久仕江湖白发长,今年得许乞身章。
吏收封印朝辞郡,人贺悬车晚在乡。
家箧已添新著稿,官衫未歇旧熏香。
南风别墅初归处,应坐肩舆看种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