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借穹庐火,牲求牧泽羊。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邙(běi máng)的意思:北邙是指山的北面,比喻高山或山脉。
公孙(gōng sūn)的意思:指人的名字,也可指代某个姓氏。
荒寒(huāng hán)的意思:荒凉寒冷的样子。
椒浆(jiāo jiāng)的意思:原指红辣椒的浆汁,比喻言辞尖锐、刻薄。
临岐(lín qí)的意思:指离别之际或临别时的情景。
瓯雪(ōu xuě)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
穹庐(qióng lú)的意思:穹庐是指高大宏伟的房屋,也比喻宏伟壮丽的建筑物。
潸然(shān rán)的意思:形容悲伤时流泪的样子。
殊乡(shū xiāng)的意思:不同的地方或环境
忘却(wàng què)的意思:指遗忘或淡忘某事或某人。
昔日(xī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日;以前
先德(xiān dé)的意思:先德是一个用于赞美和崇尚德行高尚的人的成语,意思是先贤的德行。它强调了德行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先贤的尊重和敬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洪亮吉在除夕之夜,身处巴里坤这个异乡之地,对祖先进行祭祀的情景。诗中充满了浓厚的思乡之情和对先人的缅怀。
首句“昔日公孙瓒,临岐祀北邙”借用典故,以公孙瓒临别时祭祀北邙山为先祖之墓,暗示自己虽身处异乡,但不忘祭拜祖先,表达了一种对传统礼俗的尊重与传承。
“潸然感先德,忘却在殊乡”两句,诗人通过自己的情感流露,表达了对先祖恩德的深深感激,以及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这里的“殊乡”不仅指地理上的偏远,更包含了心理上的隔阂与疏离。
“烛借穹庐火,牲求牧泽羊”描绘了祭祀时的场景。烛光借用了穹庐(蒙古包)中的火光,牲畜则从牧区带来,这些细节展现了诗人对传统祭祀仪式的尊重与还原,同时也体现了他在异乡寻找家乡元素以寄托情感的努力。
“荒寒一瓯雪,聊抵奠椒浆”则是对祭祀过程的总结。在荒寒之地,一杯雪水代替了传统的椒浆(一种祭祀用的酒),虽然条件简陋,但诗人依然用心准备,以此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这一句也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具体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祖先的深情厚意以及在异乡生活的复杂心情,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