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其三》
《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其三》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四言诗

明心声,若出金石汹涌辩河,不渗涓滴

书献天子天颜屡改。一笑归来,此舌犹在。

韩吾不非,吾奚以为。壅吾不夷,吾奚以驰。

生事了,有死无憾。身随劫烧,红开菡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夷(bù yí)的意思:不同,不一样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菡萏(hàn dà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如荷花般婉约动人。

劫烧(jié shāo)的意思:指强盗抢劫或放火烧毁。

金石(jīn shí)的意思:指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也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涓滴(juān dī)的意思:指极小的数量或程度,形容非常细微或微小。

明心(míng xīn)的意思:指人心明亮、清晰,没有任何隐瞒或虚伪。

生事(shēng shì)的意思:指无故引起麻烦、争端或纠纷。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天颜(tiān yán)的意思:指人的面容、神态,也指人的名誉、声誉。

无憾(wú hàn)的意思:没有遗憾,心无挂碍

心声(xīn shēng)的意思:内心的声音或想法

汹涌(xiōng yǒng)的意思:形容水势或力量浩大,激烈汹涌。

宣明(xuān míng)的意思:公开宣布或宣扬真理,揭示事实真相。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一生(yī shēng)的意思: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过程。

鉴赏

这首诗《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其三)》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独特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明教禅师的坚定信念与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宣明心声,若出金石”,开篇即以“金石”喻明教禅师的心声之坚定与纯净,如同金石般不可动摇,展现出其内心的清明与力量。

“汹涌辩河,不渗涓滴”,运用比喻手法,将辩论比作汹涌的河流,但明教禅师的辩才却如磐石般稳固,不为任何细流所渗透,形象地描绘了其辩才无碍、坚不可摧的形象。

“书献天子,天颜屡改”,描述明教禅师向天子进献书籍,天子的面容多次改变,既表现了明教禅师对权力的淡然态度,也暗示了其智慧与影响力之大。

“一笑归来,此舌犹在”,最后两句以幽默的方式收尾,明教禅师以一笑归家,而其辩才之舌依然锋利,寓意其精神与智慧永存,不因岁月流逝而减损。

整首诗通过对明教禅师形象的描绘,赞美了其坚定的信念、超凡的辩才以及对权力的淡泊,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兰花·其二

闻说吾家又一种,移来远自剑津湾。

叶如壮士冲冠发,花带癯仙辟谷颜。

行辈合推梅以上,交游多在菊之间。

平生我亦好修者,乞取幽兰镇小山。

(0)

寓意漫成

东邻老翁富钜万,每日关门常独饭。

西邻少年居钱不满百,每日开筵延上客。

老翁回头问少年,君家宾客何骈阗。

少年答曰翁不知,人生许得几何时。

翁看日月如流水,牢锁黄金与阿谁。

(0)

春雪

撩乱春风作阵飞,晓来馀片尚离披。

细看山色空明处,应似乾坤混沌时。

一转阳和回土脉,十分清气入诗脾。

芒鞋蹋碎琼瑶窟,问著梅花总不知。

(0)

捣衣曲

北望悠悠音信少,空房念远心常早。

流萤煜煜夜稍清,寒雁嗈嗈寒已到。

细丝清水练方新,在椸半湿日中明。

隔篱翁媪寐不熟,月落尚闻砧杵声。

将军锦帐环歌舞,百战尚迟归寸土。

老农肩米肉成疮,思妇裁衣泪如雨。

(0)

泛舟

九曲烟霞景若何,移舟曲曲泛清波。

丹峰绝顶笼花木,碧洞当门挂薜萝。

仙径鹤翻松露下,古潭龙蛰水云多。

紫阳去后閒风月,独向平林倚棹歌。

(0)

咨咨草根虫

咨咨草根虫,瑟瑟叶上雨。

休休退食人,落落谁与语。

陈编竟日披,陋室随时处。

此心苟自乐,贫贱亦得所。

夷齐虽饿死,清风冠千古。

颜子瓢屡空,宣父极称许。

但当守吾仁,晋楚何足数。

试看松与柏,矫矫傲寒暑。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