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渊明白衣送酒图》
《题渊明白衣送酒图》全文
元 / 张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几回笑把菊花枝,遥望南山咏诗

不值白衣送酒,岂堪怀抱独醒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衣(bái yī)的意思:指白色的衣服,也用来比喻清白无辜的人。

抱独(bào dú)的意思:形容一个人自私自利,只关心自己而不考虑他人。

不值(bù zhí)的意思:不值表示某个事物或行为不值得被重视、关注或珍惜。

独醒(dú xǐng)的意思:独自清醒,不受外界干扰。

怀抱(huái bào)的意思:怀抱指抱在怀里,比喻对人或事物的关怀、照料。

菊花(jú huā)的意思:指高洁、坚贞的品质和人格。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送酒(sòng jiǔ)的意思:指送酒款待客人,也指送别时以酒作为礼物。

遥望(yáo wàng)的意思:远远地看着,期待着或思念着。

咏诗(yǒng shī)的意思:咏诗是指吟咏、赞美诗歌的意境和艺术,表达对诗歌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白衣人(bái yī rén)的意思:指无名无姓的人,也指行医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秋日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首句“几回笑把菊花枝”,以轻松幽默的口吻开篇,仿佛诗人正与菊花嬉戏,流露出一种自在与欢愉的心情。菊花作为秋季的象征,不仅代表了诗人的高洁品格,也暗示了他追求的精神世界。

次句“遥望南山自咏诗”,进一步展现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独自站在山脚下,眺望着远处的南山,一边吟诵着自己的诗歌。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表现了他在自然中寻找灵感、与天地对话的境界。

第三句“不值白衣人送酒”,则引入了一丝淡淡的遗憾。白衣人,常用来指隐士或文人,这里的“白衣人”可能象征着志同道合的朋友。诗人期待着这样的朋友能送来美酒,共同分享这份宁静与美好,但遗憾的是,此刻却无人相伴。这既是对友情的渴望,也是对孤独的坦然接受。

最后一句“岂堪怀抱独醒时”,表达了诗人面对孤独时的自我安慰与超脱。在无人陪伴的时刻,他选择独自清醒,或许是在思考人生、品味生活,或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寻找心灵的慰藉。这句话蕴含着深沉的哲理,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坚韧与豁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以及在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智慧。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富有哲思,是元末明初文人精神风貌的生动体现。

作者介绍
张羽

张羽
朝代:元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你喜欢

有司查脚色二首·其一

道士原无鉴湖赐,山人敢署醉侯封。

犹查脚色烦官府,陈渡桥边一老农。

(0)

喇嘛翠峰老僧挽诗三首·其二

不事镢头不坐禅,扬眉瞬目见雄谈。

净体发须元不碍,炼心妻妾宿曾参。

殿压沧溟功九仞,炉开色相佛千龛。

年年航海精诚在,垂没魂还到海南。

(0)

题徐君渊泉号

磊磊长髯客,人间久避名。

独因南涧赏,遂与北山盟。

流处玉琴响,绕来茅屋清。

风流堪此地,今古一徐生。

(0)

题阎泉川副使庄

阎侯贫巳甚,尚有种瓜田。

潭岩相映带,农圃与周旋。

刈秫尽供酒,卖蔬时得钱。

躬耕岂不苦,所贵无牵缠。

(0)

丙午年首夏患足疾六月淫雨大作狱屋中水深二尺许囚板漂没六七日始退重此湿感不能步履今一载矣殊觉衰惫恐倏殒灭为十招魂以自慰卧起慷慨援笔立就词固不能尽工也丁未年四月二十五日作·其八

风尘远迩,薄暮茫茫。此际劳人,孰不永伤。

悲万里天,断九回肠。谁乘危机,忧我君王。

我魂寥落,便欲长往。呜呼魂兮魂兮,努力炯炯。

人谋既臧,天步可永。

(0)

往年一士夫劝勿作诗作此以晓之·其六

此身十载卧松云,千古真传愧未闻。

中夜思量年少事,雪窗曾读北山文。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