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恭进理宗皇帝挽词·其三》
《恭进理宗皇帝挽词·其三》全文
宋 / 马廷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天保勤政春秋复雠

园陵初谒汉,境土合归周。

连海沧波静,长江兵祲收。

申重立极,功与建隆侔。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沧波(cāng bō)的意思:指江河湖海中的波浪,也比喻人事变幻不定、世事变迁。

长江(cháng jiāng)的意思:指中国最长的河流,也可用来形容事物广阔、气势雄伟。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复雠(fù chóu)的意思:指事物复苏、复兴,也可用来形容人才得以重用。

境土(jìng tǔ)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的疆域边界。

立极(lì jí)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极限或极点。

勤政(qín zhèng)的意思:指政府官员勤勉办事,恪尽职守,为民众谋福利。

申重(shēn zhò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言行举止都有分寸和庄重。

天保(tiān bǎo)的意思:指上天保佑或上天保护。

园陵(yuán líng)的意思:园陵是指古代帝王陵墓的总称,也泛指陵墓或墓地。在成语中,园陵常常用来比喻豪华富丽的建筑或雄伟壮丽的景观。

注释
天保:指上天的保佑。
惟:只。
勤政:勤勉政务。
春秋:历史时期。
复雠:报仇雪耻。
园陵:帝王陵墓。
汉:汉朝。
境土:领土。
归周:归属周朝。
连海:连接海洋。
沧波:苍茫的海浪。
静:平静。
长江:中国最长河流。
兵祲:战争的不祥之气。
收:消除。
庚申:干支纪年法中的庚申年。
立极:确立君主或政权。
建隆: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的年号。
侔:相等,相当。
翻译
天保惟勤政,春秋有复雠。
园陵初谒汉,境土合归周。
连海沧波静,长江兵祲收。
庚申重立极,功与建隆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马廷鸾的作品,题为《恭进理宗皇帝挽词(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赞颂皇帝勤政有功,天下太平。诗的语言庄重典雅,充满了对皇权的歌頌和期待。

"天保惟勤政" 一句表明了皇帝的勤勉治国,得到了上天的保护和保佑。而 "春秋有复雠" 则预示着朝代更迭中能恢复往日的繁荣。接下来的 "园陵初谒汉,境土合归周" 显示了对历史的回顾与对领土完整的渴望,园陵指的是历代帝王之陵,而谒汉则是说回到汉朝的辉煌时期,周指的是周朝的广大疆域。

第三句 "连海沧波静,长江兵祲收" 描述了国家安定、战争结束的景象。这里的“连海”可能指代整个国土,从东海到西边的广阔地域,而“沧波静”则形容海面平静无波,象征着和平的到来。而“长江兵祲收”则意味着长江流域的战乱已经结束,军队回营,社会恢复了秩序。

"庚申重立极,功与建隆侔" 这两句表达了皇帝在庚申年建立巨大功业,与历史上著名的盛世相比肩。这里的“庚申”是指特定的年份,而“重立极”则表示达到极高的成就,“功与建隆侔”则是说皇帝的功绩可以和过去的盛世媲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回顾以及战争结束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理宗皇帝治国有方、天下太平的赞扬之情。

作者介绍
马廷鸾

马廷鸾
朝代:宋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猜你喜欢

题元妙观五松

谁种长松礼斗坛,五株曾否拜秦官。

凉风吹上松梢月,影落龙鳞片片寒。

(0)

送蔡比部·其一

才名矫矫擅谈天,瘴海风尘谪几年。

憔悴无劳渔父问,三闾心事总堪怜。

(0)

赠王弇州先生·其三

词赋流传遍九垓,嵚崎历落见仙才。

若非长史人间住,沧海谁看水一杯。

(0)

雨中书所见

江村日日雨,四月尚衣绵。?屋颓沙岸,麦丘尽水田。

深林喧宿鸟,远浦起寒烟。

何物禁愁得,杖头乏酒钱。

(0)

南柯子

淡荡和云上,光明擘雾间。蓦地透窗来。

入帏惊梦醒,起徘徊。

(0)

鹧鸪天

偏爱沉吟白石词,只缘魂梦惯幽栖。

扁舟一片长桥影,依约眉山压鬓低。

无限好,付将谁。漫云别久不成悲。

思量旧月梅花院,任是忘情也泪垂。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