磴转江能近,林空月不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三月游览摄山时所见的春日美景与内心感悟。首句“山寺春云护”,以春云轻柔地环绕山寺,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披霞入渐深”描绘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山间,使得景色更加迷人。
“品泉移谷口,选石费天心。”这两句通过“品泉”、“选石”的细节,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细致品味和追求。移步换景,寻找最佳的泉水与石头,似乎也寓意着人生的抉择与追求。
“磴转江能近,林空月不沉。”描述了山路蜿蜒,接近江边,树林空旷,月光洒落的情景。这里的“磴转”与“林空”形成对比,突出了月光的明亮与宁静,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无生吾欲證,灵药懒重寻。”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思考与追求,以及对灵性世界的向往。他似乎在说,对于生命的意义和灵性的探索,比寻找灵药更为重要,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境界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百字令.戊申元宵,赠陈甥邓婿
镫喧月静,好元宵景色,绿梅香透。
玉镜银阶千万影,箫管曲长催酒。
夜已三更,花迷五色,换烛添香又。
记曾寻句,六街春景如绣。
恰是月转回廊,照星星华发,年光非旧。
旧日儿童今老大,憔悴青衫短袖。
斫地休歌,恼人无寐,此夜真孤负。
忘情一笑,依然傍花随柳。
烛影摇红.乙丑正月和闰庵韵
怕说春朝,野风摇曳欺人老。
莺啾燕唧耳边新,悔不埋头早。觅取黑甜幽杳。
又平林、群鸦闹晓。情恰似、嫠妇孤舟,家山梦绕。
懒去巡檐,隔篱花影知多少。
红稀绿暗不禁寒,秀茁墙隅草。欲觉何曾睡觉。
旧巢痕、微茫尽扫。杜鹃安在,只有绵蛮,依人飞鸟。
绕佛阁.四弟游西山回,告余雨中看山,有似画者,有不似画者。余爱其语,为谱此解
意行径至。层壁峭立,浓翠新洗。断崖如咫。
此身恍置,荆关画图里。倚天极视。
平野绣错,村舍烟起。西望如此。
切休东顾,苍苍怎凝睇。徙倚。众峰逼。
比较丹青浑不似。泼墨点皴,犹嫌含笔细。
倘霁后重游,宜若明绮。阿连高致。
便刺取粗文,刻画颠米。乞山灵、近移窗几。
齐天乐.乙亥燕山中秋,忆故里林家同竹韵看月
林家台上招同过,冷冷茗鸥闲坐。
露瓦飞萤,星河渡雁,月好层云初破。凭高天大。
望双塔疏灯,小红禅火。
废寺残钟,夜香未灺旧莲座。风光带愁无那。
客窗还照影,屏背闲卧。
梦里家山,离边语笑,想到冰轮西堕。君吟孰和。
也听彻凉蛩,瓶蕤低亸。漫念燕京,恁萧寥似我。
买陂塘
守荼蘼、残寒影里,怀人最是春暮。
轻阴天气闲庭院,睡起还疑初曙。君试睹。
怎无力、帘儿搁得春魂住。黄昏静伫。
但打叠新愁,商量浅醉,寂寞对庭树。
西湖畔,回首旧游欢聚。蛩烟雁月如故。
多时不到虹桥外,萍际晚山无数。春且住。
待小句题成,婉寄流红去。天涯甚处。
嗟别后心肠,伊犹难识,相笑况新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