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赴淮南再过萧山昭庆寺阇梨叔师所居》
《将赴淮南再过萧山昭庆寺阇梨叔师所居》全文
宋 / 沈遘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始作山阴行,还寻广陵路。

此身未许闲,长负沧洲趣。

来古寺居,再与高僧遇。

俗虑虽暂空,劳生竟难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高僧(gāo sēng)的意思:指修行高深、悟性高超的僧人。

广陵(guǎng líng)的意思:泛指广阔的地方,也指繁华的城市。

来古(lái gǔ)的意思:指过去的事物或观念,特指旧时代的事物。

劳生(láo shēng)的意思:劳动创造生活,劳动改变命运。

山阴(shān yīn)的意思:山的背阴面,指被遮蔽或被忽视的地方。

俗虑(sú lǜ)的意思:指因受俗世观念的影响而产生的烦恼、忧虑。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阴行(yīn xíng)的意思:指暗中行动,秘密进行活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遘的作品《将赴淮南再过萧山昭庆寺阇梨叔师所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山阴与广陵之间穿梭的行旅生活,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烦恼的暂时逃避。

首句“始作山阴行,还寻广陵路”,开篇即展现了诗人的行旅轨迹,从山阴出发,又返回广陵,行迹不定,充满了探索与自由的气息。接着,“此身未许闲,长负沧洲趣”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虽身在尘世,却心系自然,渴望远离世俗的束缚,追求那份属于水边、海边的宁静与自由。

“往来古寺居,再与高僧遇”描绘了诗人多次造访古寺,与高僧相遇的情景。这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也是诗人寻求心灵慰藉的方式。通过与高僧的交流,诗人得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获得内心的平静。

然而,“俗虑虽暂空,劳生竟难诉”两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尽管在古寺中能暂时摆脱世俗的忧虑,但面对现实生活的劳碌与压力,这种解脱只是短暂的,无法真正解决内心的困扰。这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与现实困境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行旅生活与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其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与思考。

作者介绍

沈遘
朝代:宋

(1028—1067)杭州钱塘人,字文通。仁宗皇祐元年进士。历江宁府通判、知制诰、知杭州。明于吏治,令行禁止。召知开封府,迁龙图阁直学士,拜翰林学士、判流内铨。母亡既葬,庐墓下,服丧未竟而卒。有《西溪集》。
猜你喜欢

咏唐史.契苾何力

自称烈士受唐恩,宁死延陀不屈身。

莫陋将军本蕃种,中朝似此几何人。

(0)

东庵院

闻说东庵在庐岳,浮屠百数独无双。

堂阴翠色连危嶂,门外清光挹大江。

怪石巑岏坐龙虎,老松突兀树旌幢。

何时得对幽佳趣,摆脱尘襟酒满缸。

(0)

和董都官登城南楼

危楼百尺据城堧,徙倚浑疑到紫烟。

卑湿岂愁梅雨地,清和尤喜麦秋天。

一川晚照飞孤鹜,满袖薰风听杜鹃。

乡思摇摇白云外,官拘唯幸际尧年。

(0)

秋日同文馆诗·其三

开口曾吟凤,临池岂厌鸡。

诗豪杜工部,墨妙庾征西。

归及黄花在,能忘彩笔题。

醉游须烂漫,莫惜锦障泥。

(0)

诗呈同院诸公·其一

十岁湖湘客,淹留何所依。

清名汉阁在,他夜楚帆归。

落日三秋晚,浮生一笑稀。

每烦贻秀句,真似暗投玑。

(0)

早发承甫馆寄登州待制

水亭潇洒离尘开,一醉扁舟载月回。

马首西归怀底事,只随晓日望蓬莱。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