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色北临秦甸白,寒威东抱洛阳清。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望 女 几 雪 宋 /张 耒 万 戟 高 攒 女 几 晴 ,卷 帘 初 见 雪 峥 嵘 。光 迎 晓 日 峰 千 叠 ,气 入 阴 风 夜 五 更 。晴 色 北 临 秦 甸 白 ,寒 威 东 抱 洛 阳 清 。坐 看 沟 壑 承 余 泽 ,付 与 春 田 次 第 耕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初见(chū jiàn)的意思:初次见面或初次接触。
春田(chūn tián)的意思:指春季田地,比喻繁荣富饶、生机勃勃的景象。
次第(cì dì)的意思:表示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次序进行,一个接一个地进行。
付与(fù yǔ)的意思:将某种权力、责任、任务等交给他人。
沟壑(gōu hè)的意思:形容差距悬殊或分歧极大。
卷帘(juàn lián)的意思:指把帘子卷起来,暗指有所隐瞒、掩盖真相或遮蔽事实的行为。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千叠(qiān dié)的意思:形容纸张、布料等叠加成千上万层的样子。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晓日(xiǎo rì)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太阳,比喻新的希望和未来的曙光。
阴风(yīn fēng)的意思:指不吉利的风光或预兆。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坐看(zuò kàn)的意思:坐着观看,不采取行动。
- 注释
- 万戟高攒:形容树木密集如兵器簇拥。
女几晴:女几山晴朗的日子。
晓日峰千叠:早晨的阳光照耀在连绵起伏的山峰上。
阴风夜五更:夜晚的阴冷风吹拂到凌晨五更。
秦甸白:秦地的白色雪原。
洛阳清:洛阳因寒冷而显得清新。
沟壑承馀泽:沟壑接纳剩余的雨水或恩惠。
春田次第耕:春天到来,田地按顺序进行耕作。
- 翻译
- 在女几山晴朗的日子里,万杆兵器般密集的树木映衬下,我初次卷起窗帘,看到了壮丽的雪景。
阳光迎接破晓,照亮了千座山峰,寒气在夜晚的阴风中侵袭,直到五更时分。
晴朗的天空向北延伸,覆盖着秦地的皑皑白雪,寒冷的威力向东环绕,使洛阳显得更加清冷。
静坐欣赏这余下的恩泽,如同沟壑接受雨水,春天来临,田地将依次被耕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冬日山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生命力的顽强。
"万戟高攒女几晴"一句,以宏大的画面开篇,"万戟"形容山峰之多,如同剑戟一般排列,"女几"则指的是山中积雪,"晴"天气干净透明,展现了冬日清晨的壮观。
紧接着的"卷帘初见雪峥嵘",诗人细致地捕捉到窗帘拉开时,那初现眼前的皑皑白雪,如同古代山脉之险峻。这里通过"卷帘"一词,引出了室内外景观的对比,增强了画面感。
"光迎晓日峰千叠,气入阴风夜五更"两句中,"光"指的是阳光,"迎"则是迎接之意,表明山峰在清晨时分层次地接受到曙光的照射。"气"则引出了自然界的另一面,即冷冽的阴风,在夜晚五更(古代时间单位,一夜分为五个更点)时潜入,这两句交替描绘了日与夜、明与暗之间的对比和转换。
"晴色北临秦甸白,寒威东抱洛阳清"中,"晴色"指的是晴朗的天气,"北临"则是指诗人所处方向,"秦甸"可能是古代地名,这里暗示了景象的辽阔。"寒威"一词强调了冬日冷冽的气息,而"东抱洛阳清"则描绘了一片平静而纯净的景象。
最后两句"坐看沟壑承馀泽,付与春田次第耕"中,诗人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坐在那里观赏着山谷间积水形成的小溪,这些小溪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做准备。"付与春田次第耕"则表达了自然界生命力顽强的循环,不断地进行着生长和播种。
整首诗通过对冬日山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限制的美感,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无尽变化的赞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买陂塘.题汪邺楼师仓山读书图
问山灵、烟云无恙,频年会此吟啸。
溪流宛转亭台曲,不数十洲三岛。香雾袅。
恁竹外梅边,惯听书声早。峰屏绿绕。
指矮几瞑琴,横窗停盏,不放片尘到。
流光速,那信知音还少。傅红犹记娇小。
绛帏十载春风暖,早识秋蟾怀抱。临墨沼。
感青眼殷勤,矜许巴巫调。凭高远眺。
念鸥纵圆盟,燕偏辞垒,何日认归棹。
绮罗香
小扇挥萤,轻绡笼雾,犹记年时庭宇。
风露阑干,坐听小楼人语。
道此际、枕簟生凉,又谁信、西风残暑。
料如今、对月临风,绿窗不似旧情愫。
天涯知否倦旅,多少离愁往恨,红笺难诉。
千里关山,梦绕白云乡树。
奈秋来、雁带书遥,但落叶、打窗无数。
正潇潇、思入烟波,夜江蓬背雨。
扬州慢.题白石小像
一代词宗,半生落拓,布衣空老江湖。
论先生□□,合伴林逋。
记吹得、玉箫声彻,小红低唱,此亦仙乎。
□马藤花下,不堪泪洒啼鸪。
暗香疏影,问梅花、消息何如。
纵乌帽风流,龙眠图画,但写眉须。
三十六陂烟雨,更谁怜、一棹菰蒲。
独巢湖一曲,至今犹自追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