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花二十首·其七》
《梅花二十首·其七》全文
宋 / 张道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千林冻损积阴凝,一点春从底处生。

玉色独钟地正,铁心不受雪霜惊。

孤芳若与东君背,数树能令南纪明。

醉后惟愁踏花影,青鞋不敢近花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底处(dǐ chǔ)的意思:指事物的最底部或最低处,比喻最基本的地方或最低的层次。

地正(dì zhèng)的意思:指地位正当、正直无私。

东君(dōng jūn)的意思:指东方的君主,也泛指东方的国家或地区。

独钟(dú zhōng)的意思:独钟指独自钟爱、特别喜欢某人或某事物。

孤芳(gū f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环境中独自杰出、独树一帜。

积阴(jī yīn)的意思:积累阴气,指长期受压抑或积累不良情绪。

南纪(nán jì)的意思:指南方山区的地名,意为遥远的地方。

青鞋(qīng xié)的意思:指青年时期的爱情或婚姻。

踏花(tà huā)的意思:指踩着花朵行走,形容人心地善良,不愿伤害任何生物。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雪霜(xuě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冰冻的天气。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玉色(yù sè)的意思:形容美丽、光洁如玉的颜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梅花独自盛开的图景。"千林冻损积阴凝,一点春从底处生"表达了在严寒中,只有梅花能够率先绽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玉色独钟天地正,铁心不受雪霜惊"则形象地描写了梅花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品格。

"孤芳若与东君背,数树能令南纪明"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特有的情感,它似乎能够与天地并列,与时间抗争。"醉后惟愁踏花影,青鞋不敢近花行"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静谧美景的珍视之心,他在醉醒后,只敢轻轻踩过梅花的阴影,不愿意打扰到这些纯洁的花朵。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坚强不屈、超然物外精神境界的赞美。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象征意义,每一个字眼都传递着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艺术魅力之作。

作者介绍

张道洽
朝代:宋   号:实斋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生辰:1202~1268

张道洽(1202~1268)字泽民,号实斋,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从真德秀学。历广州司理参军,景定间为池州佥判,改襄阳府推官。五年卒,年六十四。生平作咏梅诗三百余首。 
猜你喜欢

同坐客赋席牡丹酴醿海棠三首

胭脂着雨弄馀妍,力挽人晖上舞筵。
谁道卷纱红映内,杜陵正欲补遗篇。

(0)

宝学连公挽诗二首

弱冠论交老更坚,平生风义想前贤。
银峰告政一千里,雁塔联名四十年。
漫许赤心酬雨露,终成白发傲林泉。
酸风送子寒山暮,鸣壑摇松亦泫然。

(0)

蔡子应郎中挽诗二首

三生曾结在家因,半世相从渐老身。
曲几团蒲分夜静,斜风细字寄情亲。
伯牛命矣元非病,桑户嗟来已反真。
我亦无心趁哀乐,每怀前事一伤神。

(0)

次韵陈君实先生二首

骑马长安漫踽凉,几番桃李艳晨妆。
目官厌阅是非海,心地不闻知见香。
九转未能超北陆,一廛终待老南塘。
会令坚白消同异,世事秋棋玉石忙。

(0)

次韵待制兄题孔园芍药二首

红药开时人可怜,烂云明锦破晴烟。
雍容近待千花右,绰约翻阶四户前,不分柳条开白眼,直愁榆叶散青钱,我来偶落东风后,只有鲛绡处处传。

(0)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二首

雨足郊原长稻孙,竹舆去路踏秋芬。
近村篱落低临水,直面峰峦半山云。
晚径无人重着履,夜堂有酒更论文。
兹游清绝羲皇上,少借风烟为沐薰。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