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漫兴》由宋代诗人洪朋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首句“莫愁愁不至”,开篇即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一种对愁绪的期待与渴望。愁绪仿佛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伴侣,只有它的到来才能真正触动诗人的情感世界,让诗人感受到一种深层次的共鸣与理解。这里的“愁”不仅仅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更蕴含了对人生百态的思考与感慨。
次句“排闷闷还来”,紧承上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面对生活的种种压力与困扰时,诗人试图通过某种方式来排解内心的烦闷,但这种排解却总是以另一种形式——愁绪的回归——再次降临。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妥协,也暗示了在复杂多变的人世间,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的艰难。
后两句“谁会登临意,东风莫见猜”,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更深远的层面。诗人似乎在向天地间的一切发出疑问:谁能真正理解我登高远望的心意?在这纷扰的世界中,又有谁能不带偏见地看待我的情感与追求?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也流露出对社会普遍误解与偏见的不满与抗争。诗人期望的是,无论是自然界的东风,还是人世间的风言风语,都不要轻易地去揣测或评判他的内心世界,给予他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愁绪、烦闷、知音难觅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语言简洁而意味深长,情感真挚而富有感染力,体现了宋代文人诗风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普遍面临的心理状态和精神困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李子功留别之作
采兰无复养,婴此终天悲。
家空弱妹长,恐失桃夭时。
翠蔓倚长松,之子得所随。
衔杯款相遇,掺袂伤暂离。
洞庭春风高,杨柳绿江湄。
柴门归独掩,桂楫暮何之。
眷眷厚有馀,佳什犹在兹。
散帙渴精论,言诗伫良规。
惜哉片帆去,快若驷马驰。
东皋多乐事,归计勿迟迟。
水调歌头·其二明日,纯中以酒见贶,约即见过。徘徊江上,久不至,复次其韵
江湖堪极目,非雾亦非烟。
故人相见,纵横高义薄云天。
已具萸尊茗话,怅望云中江树,不见子猷船。
日色隐林表,十里认帆竿。百年间,无个事,且安闲。
功名两字,茫然都堕有无间。
且尽身前一醉,休问古来今往,及取菊花残。
仙事占无据,竹帛笑刘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