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六首·其五》
《感事六首·其五》全文
明 / 顾梦圭   形式: 古风

鸾旌孔盖汾阴丹霞紫雾瑶坛深。

阳灵千官簪绂太乙招摇皆顾歆。

虙妃扬胪玉女笑,穰穰降康万福临。

不见通天洪台耀日月,未得金茎绛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丹霞(dān xiá)的意思:形容山岩色彩鲜艳多变。

汾阴(fén yīn)的意思:指忧虑、忧愁、沉闷的心情。

绛雪(jiàng xuě)的意思:绛色的雪,形容雪质纯洁、美丽。

金茎(jīn jīng)的意思:指男子的生殖器官,也用于比喻强壮有力。

孔盖(kǒng gài)的意思:指人的脑袋,比喻人的智慧和才能。

鸾旌(luán jīng)的意思:指帝王巡幸时所悬挂的旌旗,借指君主的威严和荣耀。

千官(qiān guān)的意思:指官员众多,数量庞大。

穰穰(rǎng rǎng)的意思:形容丰富、富裕的样子。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太乙(tài yǐ)的意思:指道教中的一个高级神仙,也用来形容人的聪明才智。

万福(wàn fú)的意思:形容祝福非常多,非常丰富。

阳灵(yáng l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精神饱满、生机勃勃。

瑶坛(yáo tán)的意思:指宫殿中供奉神灵的地方,也用来比喻重要的聚会场所。

玉女(yù nǚ)的意思:指贞洁、纯净的女子。

簪绂(zān fú)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

招摇(zhāo yáo)的意思:指故意炫耀、夸大自己的能力、成就等,以求吸引他人的注意和赞赏。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梦圭的《感事六首(其五)》描绘了一幅皇家祭祀盛况的图景。首句“鸾旌孔盖幸汾阴”以华丽的鸾旗和华盖象征着帝王前往汾阴(古代祭地之处)的神圣行程,渲染了浓厚的宗教氛围。接下来的“丹霞紫雾瑶坛深”进一步描绘了祭祀场所的神秘与庄严,宛如仙境。

“阳灵千官俨簪绂”写出了众多官员整齐严肃地穿着官服,体现了仪式的庄重和秩序。“太乙招摇皆顾歆”则借太乙星君之名,表达了对上天神祇的敬畏和祈愿。在这样的场景中,“虙妃扬胪玉女笑”描绘了神仙般的女性角色参与其中,增添了祥瑞之气。

“穰穰降康万福临”传达出繁多的福祉降临人间的意象,预示着祭祀活动将带来丰饶和吉祥。“君不见通天洪台耀日月”以夸张的手法赞美了祭祀台的宏伟壮观,如同连接天地的通天塔,光照日月。

最后,“未得金茎调绛雪”暗示了诗人对于未能实现更为宏大祭祀仪式的遗憾,暗含着对盛世太平的期待和对更高理想境界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明代宫廷祭祀活动的壮丽与神圣。

作者介绍

顾梦圭
朝代:明

(1500—1558)明苏州府昆山人,字武祥,号雍里。嘉靖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累官至江西右布政使,未赴任,疏请致仕。为人敦厚,嗜文学,常闭门读书,自奉如寒素。有《就正编》、《疣赘录》。
猜你喜欢

仙游寺

舍事入樵径,云木深谷口。

万壑移晦明,千峰转前后。

嶷然龙潭上,石势若奔走。

开拆秋天光,崩腾夏雷吼。

灵溪自兹去,纡直互纷纠。

听声静复喧,望色无更有。

冥冥翠微下,高殿映杉柳。

滴滴洞穴中,悬泉响相扣。

昔时秦王女,羽化年代久。

日暮松风来,箫声生左右。

早窥神仙箓,愿结芝朮友。

安得羡门方,青囊系吾肘。

(0)

咏史十一首·其一

六国韩最弱,末年尤畏秦。

郑生为韩计,且欲疲秦人。

利物可分社,原情堪灭身。

咸阳古城下,万顷稻苗新。

(0)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0)

送李青归南叶阳川

伯阳仙家子,容色如青春。

日月秘灵洞,云霞辞世人。

化心养精魄,隐几窅天真。

莫作千年别,归来城郭新。

(0)

赠别

行杯酌罢歌声歇,不觉前汀月又生。

自是离人魂易断,落花芳草本无情。

(0)

楚宫行

章华宫中九月时,桂花半落红橘垂。

江头骑火照辇道,君王夜从云梦归。

霓旌凤盖到双阙,台上重重歌吹发。

千门万户开相当,烛笼左右列成行。

下辇更衣入洞房,洞房侍女尽焚香。

玉阶罗幕微有霜,齐言此夕乐未央。

玉酒湛湛盈华觞,丝竹次第鸣中堂。

巴姬起舞向君王,回身垂手结明珰。

愿君千年万年寿,朝出射麋夜饮酒。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