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起思归·其一》
《病起思归·其一》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年来多病转思山,终日呻吟簿籍间。

叔夜养生休著论,陶潜难死只因闲。

又移郡印三年调,未报君恩两鬓斑

得便归田里去,松篁泉石柴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鬓斑(bìn bān)的意思:指鬓角上出现的白发,比喻年老。

簿籍(bù jí)的意思:指簿子和册子,泛指各种书籍。

柴关(chái guān)的意思:柴关指的是山间的小路,比喻险要的关口或难以通过的地方。

得便(dé biàn)的意思:方便、便利

归田(guī tián)的意思:指离开尘世归隐田园,追求宁静的生活。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潜难(qián nán)的意思:指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困难或危险。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呻吟(shēn yín)的意思:指痛苦或不满时发出的低声呻吟声,也可用来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感。

叔夜(shū yè)的意思:指叔伯之间的亲戚关系。

松篁(sōng hu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心地慈善。

田里(tián lǐ)的意思:指人们在耕种、种植等农田里的活动。

养生(yǎng shēng)的意思:指保养身体,延年益寿的方法和理论。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鉴赏

这首诗是王禹偁的《病起思归(其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健康的渴望。

“年来多病转思山,终日呻吟簿籍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因长期患病而产生的对大自然的深切思念,以及在病中对书籍的依赖。这里的“思山”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追求,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平静生活状态的向往。

“叔夜养生休著论,陶潜难死只因闲。” 这两句引用了历史上的养生名士庄子和文学家陶渊明,通过他们淡泊明志、顺其自然的态度来强调健康生活的重要性。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平淡简单生活方式的赞美,以及对超脱世俗纷争所带来的长寿的向往。

“又移郡印三年调,未报君恩两鬓斑。” 这两句则写出了诗人仕途上的坎坷和对朝廷恩惠的感念。这里的“又移”表明了多次的调动,而“未报君恩”则透露出诗人心中对于还没有回报皇帝恩情的内疚。

最后两句,“安得便归田里去,松篁泉石掩柴关。” 是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渴望。这里的“安得”表现了诗人急切的心情,而“便归田里去”则是对乡村生活的无限向往。后面的“松篁泉石掩柴关”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居图景,通过这种景象来表达诗人对于脱离尘世、隐逸山林的强烈愿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健康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仕途恩惠的感念,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平静简单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寄张子政

野政老人隐者流,清溪绕屋似愚沟。

自编蒲叶作素简,时泻松花洗玉舟。

仲连未遽蹈东海,孺子还复栖南州。

别来清事想不废,诗成应画李营丘。

(0)

春日杂兴·其四

日自西驰水自东,落花飞絮总随风。

旧巢燕子今何处,烟雨庭台似梦中。

(0)

登浦上阁

高阁春波上,登临独怆然。

故乡从此去,久客未言还。

花好谁家屋,帆轻何郡船。

朝来有微雨,应洒郭西田。

(0)

闲步二首·其一

春园偶尔独往,晚径萧然自还。

芳草烟中冉冉,落花风外斑斑。

(0)

古意·其十

李斯游洛阳,名遂身亦危。

一人具五刑,于古岂有之。

呼儿语黄犬,相顾涕交颐。

斯时夏黄公,商山方采芝。

(0)

晓睡

野夫性慵朝不出,弊箦萧然掩闲室。

村深无客早敲门,睡觉长过半檐日。

林声寂寂鸟鸣少,窗影交交树横密。

此时欹枕意方恬,一任床风乱书帙。

昔年霜街踏官鼓,欲与群儿走争疾。

如今只恋布衾温,悟从前计应多失。

厨中黍熟呼未起,妻子嗔嘲竟谁恤。

天能容老此江边,无事长眠吾愿毕。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