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啼常趁晓,鸟唤不知名。
《大关》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巴人(bā rén)的意思:指心胸狭窄,小心眼的人。
长夜(cháng yè)的意思:指夜晚时间长,寓意困难、艰苦、煎熬的时刻。
尔日(ěr rì)的意思:尔日意为"你那一天",指过去的某一天。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难为(nán wéi)的意思:为难、困扰、不容易
人种(rén zhǒng)的意思:指人的种族、血统。
戍卒(shù zú)的意思:指在边境或要塞守卫的士兵,也用来比喻忠诚守护的人。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知名(zhī míng)的意思:广为人知,名声大。
难为听(nán wéi tīng)的意思:指令人感到为难或困扰,使人尴尬的事情或情况。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高为阜的《大关》描绘了一幅边关景象。首句“关前曾养马”暗示了此处往昔的军事活动,而“尔日建孤城”则强调了如今的宁静与孤独,一座孤立的城池见证着历史变迁。接下来,“树杂巴人种”展现了当地居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而“田多戍卒耕”则反映出戍边士兵辛勤劳动的场景。
诗中通过“猿啼常趁晓”和“鸟唤不知名”,以生动的自然之声烘托出边关的寂静与偏远,尤其是“长夜难为听,萧萧山雨声”,夜晚的长寂和山雨的萧瑟声,更增添了孤城的寂寥与凄凉之感。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边关生活的画面,寓含着对历史沉淀和边疆安宁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