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岭重攀跻,罗坑及暝栖。
亲老愁多病,儿痴睡更啼。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寻人家至石岭下冲雨入大村夜宿罗坑》描绘了诗人艰辛的旅程。首句“石岭重攀跻”展现了山路崎岖,需要费力攀登,而“罗坑及暝栖”则写出了天色已晚,诗人疲惫地在罗坑投宿。"不辞冲暮雨"表达出诗人不顾风雨继续前行的决心,"政恐踏秋泥"则暗示了道路湿滑,增加了行路的困难。
诗中流露出对家中亲人的挂念,“亲老愁多病”,担心年迈的父母因自己在外奔波而忧虑健康;同时,孩子的无知与无助也让人感到心酸,“儿痴睡更啼”。最后两句“艰虞戒前路,不敢候鸣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决定谨慎前行,甚至不敢等待天明的鸡鸣,显示出他对旅途风险的敬畏和对家庭责任的担当。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展现了古代文人旅途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禹贡》导江自岷山,西来一气苍莽间。
荆门郢树瞬息至,直下万里东吴船。
客程计日不辞远,两岸猿声枫柏晚。
侧身西望一怀归,巫峡迢迢在天半。
乘兴还为吴会吟,烟花三月愁春心。
莫恋东南照初日,高歌西北云沈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