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遗徐端友寿母夫人》
《遗徐端友寿母夫人》全文
宋 / 赵汝腾   形式: 古风

望东云兮怀玉,产二英兮鸑鷟。

荣名兮寿亲,颂大椿兮对菊。

餐初英兮慕屈子菲菲,饮寒潭兮陋胡广之碌碌

敬爱之,勉以猗绿。垂芳无穷介母多福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uānyǒu寿shòurén
sòng / zhàoténg

wàngdōngyún怀huáichǎnèryīngyuèzhuó

chíróngmíng寿shòuqīnsòng椿chūnduì

cānchūyīngzhīfēifēiyǐnhántánlòu广guǎngzhī

jìngàizhīmiǎn绿

chuífāngqióngjièduō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垂芳(chuí fāng)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延续存在,并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大椿(dà chūn)的意思:指年纪大、资历深的人。

多福(duō fú)的意思:寓意多福多寿,祝愿对方幸福长寿。

菲菲(fēi fēi)的意思:形容花朵鲜艳美丽。

怀玉(huái yù)的意思:怀玉是指心怀宝贵的品德和美好的品质。

介母(jiè mǔ)的意思:指人际关系疏远,中间有了隔阂。

敬爱(jìng ài)的意思:对人或事物心存敬意和深深的爱戴。

碌碌(lù lù)的意思:平凡、普通、无所作为

屈子(qū zǐ)的意思:指忍辱负重、屈辱奋发的人。

荣名(róng míng)的意思:指荣誉的名声或光荣的称号。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鉴赏

这首宋诗《遗徐端友寿母夫人》表达了诗人赵汝腾对朋友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祝福。诗中通过描绘望向东云的景象,寓言般地赞美了玉质高贵,比喻寿母如同凤凰般的尊贵。诗人祝愿她能享有荣耀的名声,长寿且能陪伴亲人,同时以大椿与菊花为象征,寓意长寿与高洁。

诗人提及餐食初开的花,表达了对屈原高尚品格的仰慕,暗示母亲的美德如同屈原般芬芳;又提到饮用寒潭水,暗讽那些庸碌之人,以此来衬托母亲的清高。诗人以“猗绿”勉励,希望母亲的美德长存,如同芳香永垂不朽。

最后,诗人称母亲为“介母”,即贤良的母亲,祝愿她福气多多,德行深厚,流芳百世。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对寿母的敬爱之情和美好的祝愿。

作者介绍
赵汝腾

赵汝腾
朝代:宋

赵汝腾(?-1261年),字茂实,号庸斋。居福州(今属福建)。生年不详,卒于宋理宗景定二年。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历迁籍田令。如试职馆,授秘书省正字。累官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入奏前后奸谀兴利之臣,很是切直。后官终翰林学士承旨。汝腾着有庸斋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宋太宗八世孙,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历官差主管礼、兵部架阁,迁籍田令。累官权工部尚书兼权中书舍人。不久被罢免。又用为礼部尚书兼给事中。拜翰林学士。晚年号紫霞翁,景定二年(1261年)卒。谥忠靖。着有《庸斋集》六卷。
猜你喜欢

跋文丞相遗墨

有宋科第三百年,季年得士惟文山。

文山一身能许国,精忠日月行中天。

我观德祐颠沛日,国势驶若东逝川。

又如膏肓久沉绵,虽有和扁无由痊。

公时崛起岭海壖,手执忠义为戈鋋。

疲氓弱卒不满千,壮气直欲吞全燕。

仓卒一跌振复颠,鸷鸟婴网宁高骞。

大酋箕踞叱使前,膝不可屈身可捐。

敌国均礼古所传,骄气竟折忠义言。

渡淮粒食不下咽,天意未许为癯仙。

白马系组轵道边,碙川崖山复颠连。

此身悔不东海填,燕狱甘心坐拘挛。

四阅寒暑相推迁,少康不作志莫宣。

赍恨白日埋九泉,我尝读公吟啸编。

三复遗墨涕泗涟,古人逝去如云烟,公死不朽奚憾焉。

(0)

漫兴四首·其三

常怪栖栖杜少陵,愁篇苦句每相仍。

只今世故多离乱,欲写艰难愧未能。

(0)

重到兰州

重到兰州境,吟魂觉暗消。

驿城迟倦马,春气动重貂。

塞雪昏藏虏,河冰冻解桥。

将军谁得似,一一汉嫖姚。

(0)

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其一

元气播群汇,雨露均沾濡。

洪纤各生成,孰为乘与除。

物形自有偏,造化无遗馀。

大道亦如是,圣域同所徂。

譬如挹樽酒,置彼四达衢。

饮者随尔量,初何间亲疏。

人身参三才,盍思居广居。

(0)

岭南杂录三十首·其二十

海上安期去不来,石门花落又花开。

几时相约骑黄鹄,烂醉秋风玉镜台。

(0)

夜过丛山关

山黑怕闻猿啸哀,关门鱼钥报重开。

健儿把烛更深立,争道前年使客来。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