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作蚕丝·其一》
《作蚕丝·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养]韵

拾蚕蚕如指,出桑桑如掌。

一日三箔眠,交侬那得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养蚕人辛勤劳动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农事的生动细节。

“拾蚕蚕如指,出桑桑如掌。”这两句以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养蚕人的忙碌与细致。"拾蚕"如同拾起细小的物品,“蚕如指”形象地描绘了蚕儿的娇小;“出桑”则如同摊开手掌,“桑如掌”生动地表现了桑叶的丰盈。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养蚕过程中的精细与辛劳。

“一日三箔眠,交侬那得往。”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养蚕人日复一日的劳作状态。"三箔眠"意味着一天内要多次照顾蚕儿,确保它们在不同的蚕箔上休息和进食,体现了养蚕工作的连续性和紧迫性。“交侬那得往”,则表达了养蚕人无法分身,无法抽身去处理其他事务的无奈与专注。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养蚕人对蚕丝生产的执着与奉献精神。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立春

宿冻归何处,池塘涨暖波。

日盘花面永,风入鸟声和。

俎菜堆生叶,闺裳剪薄罗。

独怜诗酒兴,早较昨宵多。

(0)

山中遇雨

马上凉秋雨,随愁入乱山。

垂垂衣袖重,点点鬓毛斑。

猿鸟寒声外,渔樵古画间。

片时全岭暗,急趁暮钟还。

(0)

次王待制维舟弄水亭韵

万里浮江更绝湖,扁舟东入霅川图。

莫言旧菊荒三径,须信中流待一壶。

今日诗筒烦远寄,昔年樽酒记相呼。

立朝大节人能说,月在青天影自孤。

(0)

雪·其二

长风永夜搅青冥,晓起寒光乱眼凝。

回旋舞空端入画,飘萧著水自成冰。

松篁被练三千士,冈阜瑶台十二层。

茆舍倍添薪火费,只因无事读书灯。

(0)

草堂成即事二首·其一

三年留滞江之南,归来故园寝亦甘。

经理草堂唐宝应,耘锄荒径晋陶潜。

寸心自昔似南八,双鬓只今如谢三。

手栽杨柳既合抱,木尚如此人何堪。

(0)

参议李郎中见和次韵奉酬

顷岁题名曲江院,及肩曾许亚宫墙。

胸中阔贮云梦泽,笔下浓薰班马香。

省直旧沾衾半白,除书行见纸新黄。

和篇如出少陵手,谁谓无心赋海棠。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