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全文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晏铎的《折杨柳》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离别场景。首句“河桥残柳半无枝”,通过描绘河边柳树凋零的景象,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离别的氛围。"多为行人赠别离"进一步点明了折柳这一习俗与人们的离别之情紧密相连,折柳赠别是古代送别的常见方式。
后两句“羌虏不知萧索尽,月明空向笛中吹”则转而抒发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战争带来的无奈。"羌虏"可能指的是边疆的敌人,他们并未察觉到眼前的萧瑟与离别的哀愁,还在月光下吹奏着笛子,这笛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尤为孤独和悲凉。整首诗以折柳为引,寓情于景,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探春慢.修门度岁,和友人韵
彩胜宜春,翠盘消夜,客里暗惊时候。
剪燕心情,呼卢笑语,景物总成怀旧。
愁鬓妒垂杨,怪稚眼、渐浓如豆。
尽教宽尽春衫,毕竟为谁消瘦。梅浪半空如绣。
便管领芳菲,忍孤诗酒。
映烛占花,临窗卜镜,还念嫩寒宫袖。
箫鼓动春城,竞点缀、玉梅金柳。
厮句元宵,灯前共谁携手。
忆旧游.次韵筼房有怀东园
记花阴映烛,柳影飞梭,庭户东风。
彩笔争春艳,任香迷舞袖,醉拥歌丛。
画帘静掩芳昼,云剪玉璁珑。
奈恨绝冰弦,尘消翠谱,别凤离鸿。莺笼。
怨春远,但翠冷闲阶,坠粉飘红。
事逐华年换,叹水流花谢,燕去楼空。
绣鸳暗老薇径,残梦绕雕栊。
怅宝瑟无声,愁痕沁碧,江上孤峰。
蚕妇怨
去年蹉却沤麻时,寒女卒岁号无衣。
今年无叶蚕眠迟,五月簇茧方缲丝。
丝成那望衣儿女,且织霜缣了官赋。
不愁织尽杼轴空,只恐精粗不中度。
寒女寒女无重叹,且将败缕缝新绽。
愿得明年蚕叶平,剜肉医疮为汝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