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随岭云出,又与林鸟还。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啸(cháng xiào)的意思:指高声长时间地吹口哨或吹号角等发出的声音
高栖(gāo qī)的意思:高居栖息、栖身
何其(hé qí)的意思:多么,何等
啾喧(jiū xuān)的意思:喧哗嘈杂的声音。
口语(kǒu yǔ)的意思:口头上的语言表达方式,通常用于日常对话和非正式场合。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青白(qīng bái)的意思:形容脸色苍白或者没有血色。
苏门(sū mén)的意思:指某人的门第或家族世代显赫,声望卓著。
孙子(sūn zi)的意思:指孙子或后代,也用来形容晚辈或后人。
一眼(yī yǎn)的意思:一眼指的是一瞥、一看的意思,表示看一下或看一眼。
用意(yòng yì)的意思:用心思考和策划,意图。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 翻译
- 眼前景象色彩奇特,口语声此起彼伏。
饮酒或停或不停,用心之态多么独特。
谁能像子孙般,隐居在苏门山。
时常随着山间云雾漫步,又与林中鸟儿相伴。
一生都只是长啸,只为纪念嵇康的风范。
- 注释
- 异青白:形容色彩鲜明对比。
啾喧:形容鸟鸣声嘈杂。
酌一不酌一:指饮酒时断时续。
偏:独特,偏向。
子孙子:比喻后代子孙。
高栖:隐居。
苏门山:古代名山,此处象征隐居之地。
岭云:山岭上的云雾。
林鸟:山林中的鸟儿。
长啸:放声长啸,表达情感。
嵇生:嵇康,三国时期著名竹林七贤之一。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目为《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五)》。诗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青白相间的景色与啾啾喧闹的口语形成对比,反映出诗人对眼前景致的独特感受。他赞赏那些如孙子般隐居苏门山的人,他们时常伴随山岭云雾出入,与林中鸟儿相伴,过着超然物外的生活。
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洁人格的赞美。他自比为嵇康,常常独自长啸,抒发内心的情感,这体现了他对古代贤人嵇康的敬仰。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理想的深深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绣定针
酿金醴。灌上下三田,劫尘一洗。
养浩师轲,贫乐慕回情逸。泛湖袭蠡。内摅恺悌。
傲妙苑、道风济济。涤除心照,无离抱一,致柔循礼。
胸襟昌云陛。盗月殿蟾精,日宫乌髓。
二物相资,烹炼玉霜,满室丹霞光启。变成玄体。
谅作个、阳魂头抵。步风超越,不在九霄境底。
满庭芳
彭李刘哥,三人一志,能和满县知交。
宁心效力,相助各坚牢。
今日文山去也,设贫会、无论卑高。
严冬苦,迎风冒雪,认取莫辞劳。
搬柴并运水,依时救济,粒米休抛。
禀合堂高意,宠辱含包。
灭火须凭法忍,除阴鬼、全仗禅刀。
真阳动,烹金炼玉,永永列仙曹。
满庭芳
绛阙凌风,瑶池玩月,众仙侍立清班。
就中仙伯,乘兴到人间。
洒落襟怀万顷,词源壮、三峡波澜。
偏惟有,清游自适,不肯饵金丹。清闲。
谁得似,轩名佚老,名利都关。
但梦中时到,方丈蓬山。
满泛杯中玉液,应知是、生长尧年。
凭谁劝,云璈度曲,醉□朱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