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丁普益居士二首·其二》
《悼丁普益居士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肴]韵

十二年来愧道交,相从曾约共诛茅

谁知道路多巇崄,不在高林在石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道路(dào lù)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行进的方向,也可指事物的发展趋势。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相从(xiāng cóng)的意思:相互追随、相互依附、相互跟随

知道(zhī dào)的意思:了解、明白某事物的意义或情况。

诛茅(zhū máo)的意思:指消除祸害,铲除恶势力。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丁普益居士的深切怀念与追思。诗人释函是在悼念中流露出对老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首句“十二年来愧道交”,诗人回顾了与丁普益居士长达十二年的交往,内心充满了愧疚之情。这里的“道交”指的是精神上的交流与契合,暗示两人在精神层面有着深厚的联系。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深厚的友谊却因某种原因而感到遗憾和愧疚,可能是由于未能更好地珍惜这段友情,或是因为某些未能实现的愿望和承诺。

第二句“相从曾约共诛茅”,则回忆了两人曾经共同约定过隐居生活的情景。“诛茅”在这里是指建造简陋的茅屋,象征着追求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这句诗不仅描绘了两人共同的理想生活图景,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谁知道路多巇崄”,转折点出现,诗人开始反思和感慨。这句话意味着尽管两人曾计划过平静、简单的生活,但现实的道路却充满了艰难险阻。这里的“巇崄”形容道路崎岖不平,暗喻人生旅途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包括社会环境的复杂、个人命运的无常等。

最后一句“不在高林在石巢”,诗人通过对比高林(高大的树林)和石巢(岩石上的巢穴),进一步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思考。高林象征着外界的繁华与诱惑,而石巢则代表了内心的平静与自足。这句话暗示,真正的平静与满足并不在于外在的物质或地位,而是在于内心的安宁与自我实现。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简单、真实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丁普益居士的深切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回忆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送陈训术还顺德

秋风吹水碧潺潺,短楫轻帆去意閒。

万里客行仍过岭,一官廷引幸随班。

心常绕阙遥瞻斗,仕不离乡饱看山。

蓂荚再更椰酒熟,县人倾倒候君还。

(0)

送翰林检讨方昌言考绩还南京

风流文采旧词臣,阙下重逢喜暂亲。

别意两分鳌禁月,官情三及凤台春。

山行水宿仍归路,饮社诗坛足慰人。

何日南中容半席,玉亭深处看霜筠。

(0)

分题履寿周原已院判乃尊

老人不踏红尘路,踪迹常便水竹居。

蹑屐登山如北日,杖藜随步胜安车。

庭中任解王生袜,桥下谁传孺子书。

但祝仙乔同寿考,双凫他日得凌虚。

(0)

寿亚参吴文盛母夫人许氏七十

七十精神不用扶,庆辰须见雪盈颅。

寿萱吐秀侵香鸭,慈竹连阴护酒凫。

恩湛北堂重赐诰,瑞徵南极更张图。

分藩有客归宁便,无限情申反哺乌。

(0)

送郑太史廷纲赴浙江提学宪副

长身玉立旧词臣,喜服牙绯拜命新。

一舸溯风惊远别,诸生悬日候分巡。

谱通夹漈归闽产,学数康成重汉人。

知子政閒应念阙,吴山高处见枫宸。

(0)

题四马图·其一

花柳繁阴翠作堆,人间惊见两龙媒。

低头顾影无穷意,髣髴彤庭立仗回。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