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芄兰》
《芄兰》全文
秦 / 诗经   形式: 四言诗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ánlán
xiānqín / shījīng

wánlánzhīzhītóngpèi□[1]。
suīpèi□[1],néngzhī

róngsuìchuídài

wánlánzhītóngpèishè[2]。
suīpèishènéngjiǎ

róngsuìchuídà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能不(néng bù)的意思:表示不可避免、难以避免。

佩觿(pèi xī)的意思:佩戴有觿的器物,比喻有才能的人,也指有才能的人所佩戴的器物。

佩韘(pèi shè)的意思:佩韘是指佩带鞍辔,韘是指鞍前的挂物。比喻身负重任,肩负使命。

虽则(suī zé)的意思:虽然,尽管

童子(tóng zǐ)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声音非常嘈杂,形容人多嘈杂、喧闹。

芄兰(wán lán)的意思:指事物的秀美和光彩。

注释
芄兰:兰草名,一名萝藦,亦名女青,蔓生,断之有白汁,嫩者可食,荚实倒垂如锥形。
支:借作“枝”。
觿:用兽骨制成的解结用具,形同锥,似羊角,也可为装饰品。
本为成人佩饰。
童子佩戴,是成人的象征。
能:乃,于是。
一说“宁”“岂”。
知:智,一说“接”。
容、遂:舒缓悠闲之貌。
一说容为佩刀,遂为佩玉。
悸:本为心动,这里形容带下垂、摆动貌。
韘:用玉或象骨制的钩弦用具,著于右手拇指,射箭时用于钩弦拉弓,即扳指。
甲:借作“狎”,戏,亲昵。
一说长也。
注释2

⑴芄(wán丸)兰:亦名女青,荚实倒垂如锥形。支:借作“枝”。

⑵觿(xī西):象骨制的解结用具,形同锥,也可为装饰品。成人佩饰。

⑶能:宁,岂。知:智,一说“接”

⑷容:佩刀。遂:佩玉。一说容、遂,舒缓悠闲之貌。

⑸悸:带摆动貌。

⑹韘(shè社):象骨制的钩弦用具,著于右手拇指,射箭时用于钩弦。

⑺甲:借作“狎”,亲昵。一说长也。

翻译
芄兰枝上结尖夹,小小童子佩角锥。虽然你已佩角锥,但不解我情旖旎。走起路来慢悠悠,摇摇摆摆大带垂。
芄兰枝上叶弯弯,小小童子佩戴韘。虽然你已佩戴韘,但不跟得来亲近。走起路来慢悠悠,摇摇摆摆大带垂。
译文

芄兰荚实长在枝,有个童子已佩觽。虽然身上已佩觽,难道不能与我在一起?看他一本正经相啊,垂着腰带颤晃晃啊。

芄兰荚实连着叶,有个童子已戴决。虽然指上已戴决,难道不能与我再亲热?看他一本正经相啊,垂着腰带颤晃晃啊。

赏析

此诗两章开篇都以“芄兰”枝叶起兴,描述女诗人眼中“童子”的年幼无知。因为芄兰的荚实与觽都是锥形,很相像,故诗人触景生情,产生联想。这位女诗人与诗中的“童子”,可能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关系非常亲密。可是,自从“童子”佩带觽、套上韘以来,对自己的态度却冷淡了。觽本是解结的用具,男子佩觽并没有严格年龄限制,与行冠礼不同。据《礼记·内则》记载:“子事父母,左佩小觽,右佩大觽。”《说苑·修文篇》也说“能治烦决乱者佩觽”,故毛传谓觽是“成人之佩”,佩韘则表示“能射御”。当时,贵族男子佩觽佩韘标志着对内已有能力主家,侍奉父母;对外已有能力从政,治事习武。正因为如此,所以诗中的“童子”一旦佩觽佩韘,便觉得自己是真正男子汉了,一下子稳重老成了许多。这本来是很正常的,可是这一变化,在那多情的女诗人眼里,不过是装模作样假正经罢了,实际他还是以前那个“顽童”。最使她恼怒的是,本来他们在一起无拘无束,亲昵得很,而现在他却对自己疏远了,冷落了。因而“童子”的日常言行举止乃至垂下的腰带,无一不惹她生气,看了极不顺眼,甚而觉得这一切都是故意做给她看的。尽管他“容兮遂兮”,处处显示出一副成熟男子的模样,而她偏要口口声声唤他“童子”。“童子”的称呼,正包含着她似娇还嗔的情态,从这一嘲讽揶揄中不难察觉她“怨”中寓“爱”的绵绵情意。

全诗两章重叠,实际只有三个字不同,寥寥数语,就把“童子”态度的变化及姑娘的恼怒心理描摹出来了。这是诗经中惯用的复沓的手法,用以强调本意,诉说“童子”的不解风情。每章前四句一韵,后两句一韵,从乐歌的角度考察,后两句大约是附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孩子佩戴着用芦苇制成的饰物,既有佩觿(一种古代的佩饰)又有佩韘(可能是另一种装饰品),诗中反复强调的是尽管孩子用这些简单的东西装扮自己,但在旁观者的眼里,这种天真的行为却显得格外亲切和自然。"容兮遂兮,垂带悸兮"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孩子佩戴后的样子,其中"容兮"一词形容孩子的神态自如而不失庄重,"垂带悸兮"则描绘出孩子行走时带子随之摇曳的生动画面。

这首诗通过对童真无邪的描摹,表达了对纯朴自然生活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了古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淮上阻水

五月弥旬雨,长淮匝地涛。

游鱼行市得,寒灶宿蛙嘈。

江路迷长浦,林头过短艘。

风波悲满眼,霜鬓不成搔。

(0)

酌嵩坡草堂值雨呈高霞居

江头风雨乍明晦,海上云山入有无。

菊傍疏篱秋自好,莺从深谷晚相呼。

惯来作客疏狂甚,老去逢人礼貌粗。

今日对君惭楚凤,十年抱瑟向齐竽。

(0)

吉溪

游子悲无褐,寒风吹短查。

问渔沽酒路,随犬到田家。

茅屋依山静,溪桥逐水斜。

逢人皆荷蓧,相笑失生涯。

(0)

舟中呈程十二贞甫蓝三十六汝汲

荡漾归舟日欲昏,山寒江落旧沙痕。

长途短褐怜同客,断岸疏篱何处村。

雉起桑皋过别垄,鸡鸣茅栋见重原。

天涯几度三秋节,空羡陶翁五柳门。

(0)

送汪公干还新安

天涯双璧喜相投,不为金装万里游。

丹荔梦回千嶂雨,白鱼归及五湖秋。

明珠满载鲛人泪,虹月偏随估客舟。

玉舄未留沧海上,能无悬榻待南州。

(0)

送梁贡元北上

青袍何事滞蒿莱,雨世谈经有俊才。

手托骊珠堪自惜,箧携龙剑待谁开。

游踪暂琐崧台月,客路先探庾岭梅。

东阁至今犹荐士,明堂三礼待新裁。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