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成寐(chéng mèi)的意思:指人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快速入睡或沉睡。
寒漏(hán lòu)的意思:
(1).寒天漏壶的滴水声。 唐 王维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诗:“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鐘多。” 前蜀 毛文锡 《恋情深》词:“滴滴铜壶寒漏咽,醉红楼月。”
(2).指寒天的漏壶。 元 萨都剌 《寒夜即事次韵呈许荣达》:“箭刻未移寒漏浅,江声渐少夜潮枯。”
(3).借指寒夜。 唐 钱起 《效古秋夜长》诗:“含情纺织孤灯尽,拭泪相思寒漏长。” 唐 吕温 《早觉有感》诗:“严冬寒漏长,此夜如何其。” 明 文徵明 《新秋夜坐》诗:“病里秋风惊已至,坐来寒漏不禁长。”寒灰(hán huī)的意思:指贫困、落魄的境况。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旧醅(jiù pēi)的意思:指陈年的酒,比喻过时或陈旧的事物。
流光(liú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流动、闪烁不定。
漏尽(lòu jìn)的意思:指事情没有完全做到或者没有尽如人意。
日夜(rì yè)的意思:日夜指的是白天和黑夜,常表示时间连绵不断,不分昼夜。
屠苏(tú sū)的意思:指砍伐苏木,用以比喻有才华的人被埋没或被压制。
羲驭(xī yù)的意思:指古代帝王以德治国,以仁爱待民的治理方式。
相看(xiāng kàn)的意思:互相注视,互相看着对方。
晓钟(xiǎo zhōng)的意思:晓钟指的是早晨的钟声,比喻警示人们及时行动或者提醒人们做某事。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淮的《除夕二首(其一)》描绘了新旧交替之际的时光流转和节日氛围。首句“羲驭无停策”以日神羲和驾驭马车比喻时间的不停流逝,形象生动。次句“流光日夜催”进一步强调光阴如梭,夜以继日地催促着岁月更迭。
“臈随寒漏尽”写腊月的结束,寒夜的滴漏声伴随着岁末的消逝,暗示着新年的临近。而“春逐晓钟来”则预示着春天随着清晨的钟声悄然到来,充满了希望的气息。
“爆竹传馀响”描绘了除夕夜热闹的鞭炮声,传递出辞旧迎新的喜悦。诗人回忆起旧时的习俗,“屠苏忆旧醅”,屠苏酒是古代新年饮用来祈福的传统饮品,这里表达了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
最后两句“相看不成寐,寂寞拥寒灰”揭示了诗人因思虑过多而难以入眠,只有寂寞地守着炉火,寓言了除夕之夜的孤独与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除夕夜的独特韵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掇挽歌辞三首
放浪宇宙间,世事笑局促。
骎骎影中人,不受时采录。
奄然长夜归,赍志空山木。
昔日堂上欢,今夕堂下哭。
哭之欲其生,予亦不自觉。
天道元无私,纷纷徒宠辱。
素心惟坡仙,一死万事足。
庚戍生日再拟去拟去岁挽歌辞
忆昨岁莫止,慷慨生死机。
拟韵追先哲,持为自寿诗。
成篇示叔季,心然口交非。
讵知不一霜,季兮先露晞。
兴思发永叹,载言涕肆颐。
万化同于尽,鼓铿空厖眉。
日月不我与,去去气力衰。
且进尊中醁,勿作儿女悲。
殷勤晋鼎心,趋前舞莱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