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平 戎 辞 唐 /王 涯 太 白 秋 高 助 发 兵 ,长 风 夜 卷 虏 尘 清 。男 儿 解 却 腰 间 剑 ,喜 见 从 王 道 化 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风(cháng fēng)的意思:长时间吹拂的风,比喻持久不衰的精神风貌或影响力。
道化(dào huà)的意思:指通过言行举止或表演引起他人嘲笑、嘲讽、讥讽的行为。
发兵(fā bīng)的意思:指出动兵、出兵。
化平(huà píng)的意思:指将事物的不平或不顺转化为平稳或顺利。
虏尘(lǔ chén)的意思:指被俘虏的人,也用来比喻失败、被征服或受制于人。
男儿(nán ér)的意思:指成年男子,也表示男子的气概和勇气。
秋高(qiū gāo)的意思:指秋天的天空高远,气候宜人。
王道(wáng dào)的意思:指君主或者领导者必须以公正、正义、宽容和富有道德的方式来治理国家或者管理事务。
- 注释
- 太白:指李白,唐朝著名诗人。
秋高:秋天天空晴朗,气温凉爽。
助发兵:协助出兵,参与战争。
长风:猛烈的风。
夜卷虏尘清:形容战争迅速结束,战场变得清洁。
男儿:指有志向的男子。
解却:解开,这里指卸下。
腰间剑:挂在腰间的剑,代指武器或武力。
从王道:遵循王道,即以仁政治理国家。
化平:社会安定,天下太平。
- 翻译
- 李白在秋高气爽的时节助力出兵,大风在夜晚卷走敌人的尘土,战局清明。
男子解下腰间的剑,欣喜地看到国家走向和平,王道之治实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军事胜利后的和平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和人物心理的刻画,展现了战后安定、兵戎解除的情态。太白指的是李白,这里提及他的名字,是为了表明战争的严峻与激烈,也映衬出诗人所处时代的动荡。
"秋高助发兵"一句,秋天的空气清新而饱满,为行军打仗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长风夜卷虏尘清"则是战后景象的描绘,长风带走了战争留下的尘埃,夜幕降临,一切归于平静。
接下来的两句,则从人物行为转向心理感受。"男儿解却腰间剑",士兵们卸下心头之重,放弃手中的武器,这一动作本身就是对和平到来的最好诠释。紧接着的"喜见从王道化平",士兵们欢喜地看到从军事统帅转变为文治教化的过程,战争结束了,和平得以维持。
诗中通过动作、景象与情感的交织,传达出一种由战乱到和平的心路历程。王涯作为唐代的边塞之将,其诗作往往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军事与政治生活,也因此而显得格外沉重且饱含深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乐安大岭次见素公
海岭夙孕秀,登廷持忠清。
廿载正色立,千秋和声鸣。
此地屈体力,吾人增光精。
雾瘴久阏积,霆飙初流行。
鹤骨瘦竦直,鸾仪繁披横。
在北本岱岳,于南聊方城。
万姓忽雨润,三公真云轻。
亢作汲老揖,卑为侯生迎。
吏属苦切束,工徒欣番更。
辟异有故事,推贤无遗名。
父老睹后恐,儿童瞻先争。
一语破讼牒,双声游诗评。
砥柱赖独障,扶摇看高征。
孔孟道雅振,皋夔功奇成。
凿凿社稷计,昭昭神明盟。
传纪黜楚越,诗歌惩舒荆。
雅颂古圣则,春秋今王程。
面质祖训若,心期皇猷平。
谊策重国事,轲书高天氓。
九鼎任一摰,无劳怀莘耕。
《乐安大岭次见素公》【明·邵宝】海岭夙孕秀,登廷持忠清。廿载正色立,千秋和声鸣。此地屈体力,吾人增光精。雾瘴久阏积,霆飙初流行。鹤骨瘦竦直,鸾仪繁披横。在北本岱岳,于南聊方城。万姓忽雨润,三公真云轻。亢作汲老揖,卑为侯生迎。吏属苦切束,工徒欣番更。辟异有故事,推贤无遗名。父老睹后恐,儿童瞻先争。一语破讼牒,双声游诗评。砥柱赖独障,扶摇看高征。孔孟道雅振,皋夔功奇成。凿凿社稷计,昭昭神明盟。传纪黜楚越,诗歌惩舒荆。雅颂古圣则,春秋今王程。面质祖训若,心期皇猷平。谊策重国事,轲书高天氓。九鼎任一摰,无劳怀莘耕。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9667c6a5711d268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