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南曲》
《湖南曲》全文
明 / 方以智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湖南日已晚,湖北风何凉。

不见湖船过,但闻湖草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湖南(hú nán)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意图或行为隐秘,不容易被看透或识破。

湖北(hú běi)的意思:湖北是中国的一个省份,成语“湖北”指的是形容一个人的心情或情绪波动不定,时而高兴,时而低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湖南地区的独特景象与情感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了黄昏时分湖南特有的景色和感受。

首句“湖南日已晚”,简洁地勾勒出时间背景,暗示着一天即将结束,光线逐渐减弱,为整幅画面铺垫了柔和的基调。接着,“湖北风何凉”一句,不仅描绘了湖北地区微风吹拂的清凉感,也暗含了诗人对远方的遐想与期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

“不见湖船过,但闻湖草香。”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通过“不见”与“但闻”的转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意境。湖面上不见船只往来,只有湖草的香气随风飘散,这既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湖草的香气,既是自然界的馈赠,也象征着一种清新脱俗、远离尘嚣的美好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湖南曲》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湖南自然风光的独特感悟,以及在特定情境下内心情感的微妙变化。诗中蕴含的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相融合,给人以深邃的思考和美的享受。

作者介绍
方以智

方以智
朝代:明

方以智(1611—1671),明代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龙眠愚者等,汉族,安徽桐城人。崇祯13年进士,官检讨。弘光时为马士英、阮大铖中伤,逃往广东以卖药自给。永历时任左中允,遭诬劾。清兵入粤后,在梧州出家,法名弘智,发愤著述同时,秘密组织反清复明活动。康熙10年3月,因“粤难”被捕,十月,于押解途中自沉于江西万安惶恐滩殉国。学术上方以智家学渊源,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一生著述400余万言,多有散佚,存世作品数十种,内容广博,文、史、哲、地、医药、物理,无所不包
猜你喜欢

过五郎矶

石壁银光烂,当冲似设关。

云阴拂树走,山势隔江环。

绝顶人稀上,飞藤鸟自闲。

富池苍陇近,百摺枕江湾。

(0)

偶成四首·其四

博学草庐翁,还存荆陆风。

欧黄皆后出,绳墨是良工。

南土文华盛,中州景慕同。

九原不可作,我亦老江东。

(0)

桐城杂咏四首·其四

舍北有废园,灌木深且蕃。

剪鏺忽明豁,有物峙草间。

瑰颀似人立,乃是石假山。

汲泉洗宿翳,三峰各苍颜。

亦钟神秀资,似无斧凿痕。

此地山既多,层峦缭周垣。

烟霏媚朝暮,晴雨皆可观。

云何昔人意,因假遂遗真。

思欲庐峻顶,㟝嵝悉下陈。

泰华在我闼,浩与寥廓邻。

(0)

渔父词五首·其二

白鹭洲边好月明,赏心亭下暮潮平。

红米饭,紫莼羹,自是无愁过一生。

(0)

长相思

桃花开,李花开,小白长红越女腮,春风巧剪裁。

蜂徘徊,蝶徘徊,饮遍清香未肯回,莫教飘绿苔。

(0)

绝句二首立春夜闻蛙鸣作·其二

轻轻细雪点枯池,袅袅东风拂树枝。

春到草根人未觉,夜来先有蛰蛙知。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