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伤(bēi shāng)的意思:心情低落,感到悲痛和伤心。
不讳(bù huì)的意思:不回避、不掩饰,直接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感情。
春芳(chūn fāng)的意思:指春天花草盛开的景象,也用来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
达士(dá shì)的意思:聪明智慧、才智出众的人。
迭相(dié xiāng)的意思:连续不断地反复出现或发生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后藏(hòu cáng)的意思:指隐藏在后面的地方或深处。
旷达(kuàng dá)的意思:指人胸怀开阔,心胸广大,不拘小节,不受拘束。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身后(shēn hòu)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另一个人或事物之后,引申为对某个人或事物的评价或看法。
逝波(shì bō)的意思:逝去的波浪,比喻事物的瞬息即逝或一去不返
始终(shǐ zhōng)的意思:一直,始终如一
四运(sì yùn)的意思:四个运动会连续举行的意思,也指运气连续好转。
挽诗(wǎn shī)的意思:挽诗是指为死者写诗,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悼念之情。
挽歌(wǎn gē)的意思:悼念死者的歌曲或诗文
忧乐(yōu lè)的意思:既有忧愁,又有快乐。
预计(yù jì)的意思:预计指根据已有的信息或经验,推测或估计未来的情况或结果。
语言(yǔ yán)的意思:形容说话无聊、无意义。
载歌(zài gē)的意思:载歌指载着歌声,形容欢乐、喜庆的场景。
知者(zhī zhě)的意思:知识渊博的人,通常指有见识、智慧和学问的人。
执绋(zhí fú)的意思:执控绳索,比喻掌握权力或主导局面。
昼夜(zhòu yè)的意思:昼夜表示白天和黑夜,也用来形容时间的长久或不停止。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自非(zì fēi)的意思:不是,非。
-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王行的《题生挽卷》以深邃的哲思和对生死的独到见解,展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诗中开篇即以“生死若昼夜”起笔,将生死比作昼夜更替,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循环与自然规律的不可违抗性。接着,“始终理之常”进一步强调了生死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是生命旅程的必然阶段。
“知者付自然,昧者徒悲伤”,诗人在此对比了明智与愚昧之人面对生死的态度,前者能够坦然接受自然规律,后者则因无知而徒增悲伤。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智慧与情感的不同表现,也暗含了对人生智慧的追求。
“观兹缀语言,预计身后藏”,诗人通过书写挽诗,预想自己身后之事,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熟虑。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的反思,也是对后世记忆的寄托,希望自己的精神能长久流传。
“要令执绋人,相挽歌其章”,诗人设想在自己去世时,亲友会为他哀悼,吟唱挽诗,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敬意。这一细节描绘了传统丧葬礼仪中的哀悼场景,同时也体现了对亲情、友情的珍视。
“自非旷达士,孰不讳死丧”,诗人指出,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旷达之人一样坦然面对死亡,大多数人对于死亡都抱有恐惧或避讳的心态。这一句反映了人类普遍的心理状态,同时也引出了对生死哲学的深入探讨。
“死丧何足云,逝波日茫茫”,诗人认为死亡虽令人哀伤,但终归是自然过程的一部分,不必过分忧虑。这句话体现了对生死的超脱态度,暗示了对生命有限性的接纳。
“四运迭相代,腊谢适春芳”,四季更迭,万物生长与凋零,生命如同自然界的循环,有始有终。这里以自然界的变化比喻生命的轮回,强调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载歌生挽诗,忧乐两俱忘”,诗人希望在生前创作的挽诗中,无论是生前的忧愁还是快乐都能被遗忘,留下的是对生命真谛的深刻感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体验的超越,以及对死后世界的一种期待或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洞察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它不仅是一首哀悼之诗,更是一首对生命意义的哲学反思之作,体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