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登 途 怀 友 人 唐 /吴 融 日 落 野 原 秀 ,雨 余 云 物 闲 。清 时 正 愁 绝 ,高 处 正 跻 攀 。京 洛 遥 天 外 ,江 河 战 鼓 间 。孤 怀 欲 谁 寄 ,应 望 塞 鸿 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愁绝(chóu jué)的意思:极度忧愁,悲伤到极点
处正(chǔ zhèng)的意思:指处于正直、公正的状态或行为。
高处(gāo chù)的意思:指在高位的人容易受到冷落,也比喻位高权重的人容易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
孤怀(gū huái)的意思:形容内心孤独寂寞,思念远方的亲人或朋友。
跻攀(jī pān)的意思:指努力奋斗,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地位。
江河(jiāng hé)的意思:比喻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如同江河流水一样不可阻挡。
京洛(jīng luò)的意思:指京都和洛阳两个古代重要的都城。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塞鸿(sāi hóng)的意思:形容人口众多,人山人海,人头攒动。
天外(tiān wài)的意思:指超出人们平常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外。
遥天(yáo tiān)的意思:指远天高空,形容极高的地方。
云物(yún wù)的意思:指云彩和物体,用来形容云朵中的各种形状和物体。
战鼓(zhàn gǔ)的意思:形容战争即将开始,士兵们鼓起斗志,准备奋勇作战。
- 翻译
- 夕阳西下,原野景色秀丽;雨后云雾悠闲,万物静谧。
正值国家清平时期,心中却满是忧愁;身处高位,仍在努力攀登。
京城洛阳远在天边之外,江河之上回响着战争的鼓声。
这孤独的情怀能与谁分享?只能寄托于眺望边塞归来的鸿雁。
- 注释
- 日落:太阳下山。
野原:广阔的原野。
秀:美丽,秀丽。
雨馀:雨后。
云物:云彩和景物。
清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愁绝:极其忧愁。
高处:高的地方,比喻高位或高尚的境界。
跻攀:攀登,上升。
京洛:京都洛阳,代指朝廷或国家中心。
遥天外:极远的天边。
江河:泛指河流。
战鼓:战争中的鼓声,象征战乱。
孤怀:孤独的心情。
欲谁寄:想要寄托给谁。
塞鸿:边塞的鸿雁,常用来寄托思乡之情或远方的信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行旅的孤独与寂寞之感。开篇"日落野原秀,雨馀云物闲",景色宜人却又带着淡淡的忧愁。"清时正愁绝,高处正跻攀"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心中的忧虑与孤独感愈发深重。
接下来的"京洛遥天外,江河战鼓间"则是对遥远的都城和战争中纷争不息的现实的叹息。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最后"孤怀欲谁寄,应望塞鸿还"则是诗人的情感宣泄,他想要将自己的孤独心情寄托给某个人,但又感到困难,只能是一厢情愿地期盼着那些远去的友人能够回来。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个性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这是一首充满了边塞行旅之感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才华,更是对于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简梁子辅
比报趋魏阙,俄从三馆游。
此地非人间,清绝乃瀛洲。
时应陪群仙,记帝蓬莱丘。
中有白玉京,五城十二楼。
胡为凭熊轼,复溯巴江流。
观者尽惊叹,怪子不少留。
无宁薄蓬莱,顾欲守一州。
自云见帝所,侍御皆和柔。
始知未鍊形,难与洪崖俦。
不如在下土,为民除疮疣。
属予持汉节,夙夜愧且忧。
日闻民呻吟,盖甚鱼挂钩。
幸子为之主,其病往必瘳。
何由使有邦,人人得贤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