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击土鼓,于岁之终。格彼幽矣,肸蚃其通。
- 鉴赏
这段文字出自中国古诗,展现了对自然界和宇宙秩序的深刻感悟。首句“维物之精,散乎太空”表达了一种宇宙万物精华散发于无尽虚空的情景,显露出一种宏大的哲学思考。
紧接着,“维索之飨,合聚而同”则描绘了对自然界中事物相互寻求、汇聚为一体的现象,这不仅仅是物理世界的描述,更蕴含着宇宙间万物相通的道理。
第三句“乃击土鼓,于岁之终”,通过打土鼓这一仪式活动,寓意在年终之际人们对自然规律、时间流转的一种认同和庆祝。土鼓往往与农耕相关,是连接天地、人心的工具。
最后两句“格彼幽矣,肸蚃其通”则表达了一种对隐微事物的探求以及对宇宙间深邃联系的理解。“格彼幽矣”中的“格”字有揭示、探究之意,“肸蚃其通”则意味着那些看似不相关的事物,最终都能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精妙描绘和哲理思考,展现了古人对于宇宙本原、万物关系的深刻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戏咏落花
终年栽接待新春,一日随风委路尘。
愁杀主翁渠不管,争如只作看花人。
后一日复雨
一雨三日水抹堤,南村北村云凄凄。
天公约束龙返穴,不忍嘉谷沈涂泥。
日光清薄潦未缩,起视又叹行云西。
初才淅沥洒窗户,俄已湍泻鸣沟溪。
丰凶相乘若翻手,振救小缓辄噬脐。
穷阎腐儒不预此,且收芋栗宽儿啼。
北窗
晏婴长不满五尺,淳于饮能至一石。
老无功名未足叹,滑稽玩世亦非昔。
当年交友倾一时,谁料蓬门今寂寂。
陈山李石千载士,早死当为天下惜。
斯文显晦端有命,道悠运促非人力。
我今稽山一老农,百岁不死知何益。
后生可畏要有人,谁能隐若一敌国。
狂言勿发心自惊,归卧北窗还默默。
书悲二首·其一
今日我复悲,坚卧脚踏壁。
古来共一死,何至尔寂寂。
秋风两京道,上有胡马迹。
和戎壮士废,忧国清泪滴。
关河入指顾,忠义勇推激。
常恐埋山丘,不得委锋镝。
立功老无期,建议贱非职。
赖有墨成池,淋漓豁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