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琵琶亭》
《琵琶亭》全文
宋 / 王十朋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系舟琵琶秋水深,夜静不闻琵琶音。

往来多少商妇怨,世无司马沾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少商(shǎo shāng)的意思:指商业活动较少或商业才能较差。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系舟(xì zhōu)的意思:指在危急时刻抓住机会,紧急行动,不放过任何可能的希望。

沾襟(zhān jīn)的意思:指关系密切,受到影响或连累。

鉴赏

这首诗《琵琶亭》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描绘了琵琶亭的夜晚景象,通过琵琶的静默与周围环境的对比,以及对过往商妇哀怨情绪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首句“系舟琵琶秋水深”,以“系舟”这一动作开篇,点明了地点——琵琶亭,同时通过“秋水深”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为整首诗营造了悲凉的氛围。接着,“夜静不闻琵琶音”一句,将读者的注意力从视觉转向听觉,强调了夜晚的寂静,以及原本应在此演奏的琵琶声此刻的缺席,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感。

“往来多少商妇怨”一句,直接点出了琵琶亭与商妇之间的关联,暗示了这里曾是她们聚集、倾诉哀愁的地方。这里的“商妇”不仅指具体的女性,也泛指所有在商旅中遭遇离别、思念、哀怨的人们。诗人通过“往来多少”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普遍性和长久性,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厚。

最后,“世无司马谁沾襟”一句,借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典故,表达了对像白居易这样的理解并同情他人痛苦的文人墨客的怀念。这里的“司马”特指白居易,他因《琵琶行》一诗而被提及,意味着诗人渴望在当今社会能找到像白居易那样能够倾听、理解和共情的人,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琵琶亭的场景描写,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色、历史人物和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世界中缺乏共鸣的深深忧虑。

作者介绍
王十朋

王十朋
朝代:宋   字:龟龄   号:梅溪   生辰:1112-1171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猜你喜欢

和郭仲荣郡城秋望

城高野阔思何穷,人在西风一笛中。

楼影不摇溪水净,舂声相答暮山空。

海天引望能供碧,霜树禁秋更倚红。

回首客魂招不得,莼鲈归兴满江东。

(0)

刘仲规挽辞

富贵康强九十春,公归无憾我伤神。

人间秀气还嵩岱,梦里行年属已辰。

名姓空留耆旧传,衣冠不见老成人。

凄凉通德门前路,无复青蒲裹画轮。

(0)

自鄜州归至新市镇时方渡险喜见桑野

訚山自天降为田,洛水自瀑舒为渊。

山川险尽鞍马稳,昔居?槔今乘船。

三年官业无毫发,万里装囊更萧瑟。

归来何以谢乡闾,细说艰难为土物。

(0)

十月十五日夜作连珠诗四首·其二

天如寒鉴月如冰,僵卧家僮唤不应。

却忆少年游太学,萧然独对短檠灯。

(0)

秋日和张温仲韵二首·其一

琴里忘忧尽日弹,百忧俱息夜初阑。

青灯把卷逢真味,绿酒倾尊破薄寒。

月色半留梧影上,露华应到菊花团。

在家须信贫犹好,梦想人间行路难。

(0)

初卜潭西新居

乔木千章画不如,白鸥烟雨到江湖。

谁为求仲营三径,窃比扬雄有一区。

故国兴亡树如此,他年声利蔓难图。

屋西便与秋山约,莫遣归来见白须。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