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山前树,无春到澥棠。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杨(bái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形象或事物的特征与白杨树相似,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特点鲜明、突出。
蒿里(hāo lǐ)的意思:蒿里指的是草丛中的一株蒿草,比喻隐藏在众多事物中的真相或者真实情况。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空漠(kōng mò)的意思:空旷荒凉,无人烟的样子
陇西(lǒng xī)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不同于常人。
龙蛇(lóng shé)的意思:指有权势和能力的人物,也用来形容权谋勾心斗角的场面。
漠漠(mò mò)的意思:形容景色模糊、朦胧不清。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万岁(wàn suì)的意思:表示祝福、庆贺,意味着希望某人或某事长命百岁、长久存在。
泱泱(yāng yāng)的意思:形容事物宽广、浩渺、庄严壮观。
鹦鹉(yīng wǔ)的意思:指人机械地模仿别人的言语或动作,缺乏真实性和创造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燕京的衰败景象,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寄托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时局变迁的感慨。
首句“万岁山前树”,以“万岁山”象征昔日的辉煌与尊贵,而“前树”则暗示着这些辉煌已成过去,树木见证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更迭。接着,“无春到澥棠”一句,以“澥棠”(可能是指海棠花)失去春天的生机,比喻国家或社会失去了活力和繁荣,春天不再,暗含了对当前衰败景象的直接描述。
“宫云空漠漠,沟水自泱泱。”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寂寥。宫殿上空的云雾稀薄,仿佛连空气都显得空旷而寂寞;沟渠中的流水依旧流淌,却无法带来生命的气息,象征着人事的消逝和时代的变迁。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静默与人类活动的消失进行对比,强化了主题。
“天地馀蒿里,龙蛇有白杨。”“天地馀蒿里”意味着在广阔的天地间,只剩下荒草丛生,象征着社会秩序的崩溃和文明的衰落。“龙蛇有白杨”则可能寓指历史的长河中,英雄豪杰虽已逝去,但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如同白杨树一样挺立不倒,既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是对坚韧不屈精神的颂扬。
最后,“陇西鹦鹉在,何处问君王。”引用了陇西鹦鹉的典故,鹦鹉能学人语,此处可能借以表达对君主的怀念和对政治清明的渴望。然而,问题在于“何处问君王”,暗示着君主已远离,或者政治环境已经无法让百姓发出声音,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隐喻,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刘孟功竹深处二十韵
高人留客处,万顷绿云中。
清閟浑无暑,凉阴不待风。
交枝迷翡翠,接叶隐房栊。
俗地无尘到,仙坛有路通。
影筛金琐碎,声杂佩丁东。
栖宿看仪凤,翱翔下颢穹。
楚云朝晻冉,湘月夜空濛。
林暗容春鸟,庭寒避夏虫。
萧骚依枕簟,音韵合丝桐。
酒或眠看醒,愁同对坐空。
粉痕销旧箨,雨色翳新丛。
裁笛从江叟,为竿任钓童。
屐粘苔径碧,窗映露灯红。
借看随人兴,何须问主翁。
还持苍玉杖,来扣水晶宫。
溪逸情偏遇,林贤趣未穷。
虚心君子并,劲节古人同。
几见凌霜雪,孤高倚华嵩。
淇园秋渐晚,吴苑岁将终。
宜隐筼筜谷,深藏造化功。
《题刘孟功竹深处二十韵》【明·谢晋】高人留客处,万顷绿云中。清閟浑无暑,凉阴不待风。交枝迷翡翠,接叶隐房栊。俗地无尘到,仙坛有路通。影筛金琐碎,声杂佩丁东。栖宿看仪凤,翱翔下颢穹。楚云朝晻冉,湘月夜空濛。林暗容春鸟,庭寒避夏虫。萧骚依枕簟,音韵合丝桐。酒或眠看醒,愁同对坐空。粉痕销旧箨,雨色翳新丛。裁笛从江叟,为竿任钓童。屐粘苔径碧,窗映露灯红。借看随人兴,何须问主翁。还持苍玉杖,来扣水晶宫。溪逸情偏遇,林贤趣未穷。虚心君子并,劲节古人同。几见凌霜雪,孤高倚华嵩。淇园秋渐晚,吴苑岁将终。宜隐筼筜谷,深藏造化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0367c6cda2502d0707.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