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防时歉,囊空米价腾。
处篱同斥鴳,未敢望鹍鹏。
这首诗反映了明朝社会中下层百姓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连绵阴雨后担心收成歉收,同时又因囊中羞涩而担忧米价上涨的情境。子钱(高利贷)的催逼和官府赋税的征收,使得他感到压力巨大,生活捉襟见肘。
“薄劣明时弃,疏慵末俗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平庸、性格懒散的自嘲,同时也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认为社会对这类人的态度是冷漠甚至是厌恶的。他自比为困于篱笆间的普通鸟雀,无法与翱翔于天际的鲲鹏相比,形象地展现了自己在社会中的渺小与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小事,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困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不公的感慨。
此地昔通道,曾劳十万师。
遥传破胆略,始有息肩期。
丹徼疆重辟,苍梧俗旧疲。
万山罗郡国,千水会黔漓。
密树森如戟,层岚障似帷。
春云低战垒,锦石驻兵麾。
北首卑前代,西征又此时。
皇灵消祲霭,优诏问疮痍。
土俗馀椎结,溪途历险巇。
听鸡知井落,巢燕觅茅茨。
楂放新泥潦,猿啼宿雾枝。
风前吟越客,花里笑蛮姬。
夕泛冲江涨,归潮赴海涯。
榜先沙鸟发,帆逐岸藤移。
汉使裁溪笛,秦军护竹篱。
楼船今罢议,无事更南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