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寒捉熨斗,母冻方裁襦。
箸襦儿已足,复㡓母所须。
熨斗(yùn dǒu)的意思:指对事物进行处理或整理,使其达到平滑、整齐的状态。
这首诗描绘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展现了母亲对子女无尽的关怀和牺牲精神。
“儿寒捉熨斗”,开篇便以一个寒冷的场景引入,孩子因为寒冷而抓取熨斗取暖,这既体现了天气的严寒,也暗示了家庭条件可能并不富裕。熨斗在这里不仅仅是一件生活用品,它承载着母亲对孩子的温暖与呵护。
紧接着,“母冻方裁襦”,转而描述了母亲在这样的严寒中,仍然为了孩子而忙碌,正在裁剪衣物。这里的“襦”指的是短衣,母亲在寒冷的冬日里,为了让孩子穿上暖和的衣服,不惜自己受冻,这种牺牲精神令人动容。
“箸襦儿已足”,当母亲缝制的衣物完成,孩子已经得到了足够的温暖时,母亲的内心或许会感到一丝欣慰。然而,诗人的笔锋并未就此停歇,而是继续深入,揭示了母爱的深层含义——“复㡓母所须”。
这句话意味着,当满足了孩子的需要之后,母亲又开始考虑自己的需求。这种无私的奉献,不仅体现在为孩子提供物质上的温暖,更体现在情感上的支持与自我牺牲。在诗人看来,母爱是如此伟大,它超越了个人的舒适与安逸,始终将孩子的幸福放在首位。
整首诗通过熨斗这一日常物件,巧妙地串联起母子之间的情感纽带,展现了母爱的深沉与伟大。在字里行间,我们不仅看到了生活的艰辛,更感受到了人性中最温暖、最纯粹的情感——母爱。
露颗添花色,月彩投窗隙。春思如中酒,恨无力。洞房咫尺,曾寄青鸾翼。云散无踪迹。罗帐熏残,梦回无处寻觅。
轻红腻白,步步熏兰泽。约腕金环重,宜装饰。未知安否,一向无消息。不似寻常忆。忆后教人,片时存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