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雨(bái yǔ)的意思:指细小而稀疏的雨,也用来形容事情的成果微小。

吹散(chuī sàn)的意思:吹散指把东西散开、分散。

卷地(juàn dì)的意思:形容风势或力量极大,席卷一切。

跳珠(tiào zhū)的意思:指人的眼睛转动快速、活泼,形容机敏聪明,反应灵敏。

下水(xià shuǐ)的意思:指投资或参与某项事业或项目。

望湖楼(wàng hú lóu)的意思:指人们在高处观望远处的美景,形容心境开阔,志向高远。

注释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
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
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遮:遮盖,遮挡。
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忽:突然。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翻译
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
忽然间卷地而来的狂风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风雨后望湖楼下的西湖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风光图。开篇两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即将来临的暴雨前夕的景象。"黑云"比喻为"翻墨",形象地表达了乌云密布而浓重,似乎能用墨水描绘出的效果。而“白雨”则与“跳珠”相呼应,生动展现了雨滴落水的瞬间美丽。

接下来的两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展示了暴风雨后的突然平静。"卷地风"形容狂风骤起,如同一卷巨大的力量扫过大地,而后“忽吹散”,则是对风力瞬间变化的描写。这突如其来的改变,既显示了自然界的不可预测,也映照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多变。

最后,“望湖楼下水如天”一句,则是在风雨过后的宁静与和谐中,诗人所达到的心灵境界。这里的“水如天”,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隐喻了诗人心中的境界,与天地合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以及对风雨变化的生动捕捉,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波澜与内心世界的丰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送王正言守永嘉

江头潮生江月小,暝烟绿暗垂杨道。

有客扁舟送史君,道傍不怕揶揄笑。

向来一别三换岁,正喜情亲得倾倒。

吏民引颈望旌麾,空有离愁满怀抱。

史君读残万卷书,古事今事俱了了。

便应珥笔侍天陛,不然代言登凤沼。

瀛堧山水久寂寥,为屈朱轓来坐啸。

帢帻峰高旧题咏,赤城所在经行饱。

永嘉名郡太守尊,灵运后来诗绝少。

天作雁荡地为藏,蜡屐穿山未曾到。

改辕却向个中去,更得江山助诗好。

斋铃静处定得句,不待池塘梦春草。

去年海水上平地,大风驾浪从天杪。

苍生濈濈生鱼头,聚落随波迹如扫。

今年二麦连野秀,田家扶犁事粳稻。

史君忧国眉不开,叱驭径行仍及早。

哀哉千里方更生,县官租钱须户晓。

纵民自恐上不足,诛取仍怜下无告。

邦储邦本孰轻重,肯使疲民困征扰。

君不见岩岩千古阳道州,政拙催科自书考。

(0)

史少师赐第赏芍药分韵得木字

帝城有仙山,双径森万玉。

洞户入深窈,突兀见华屋。

相君领众客,红药想芬馥。

霜刀妙裁剪,烟脂点冰縠。

枝弱不胜花,翠叶共斜矗。

向来争春风,桃李愧粗俗。

百卉纷何在,庭树拥新绿。

此花丈人行,俨立见幽独。

相君戴花笑,和气俱可掬。

人言此花胜,相君意倾属。

谁知心广大,何物不蒙福。

岂以庭中花,而肯弃凡木。

君看择胜具,所在可追逐。

自言居闲时,情话会亲族。

一花有可观,烂赏费银烛。

此心何拣择,寓意本无欲。

以此宰天下,以此镇藩服。

儿童与走卒,人人歌相国。

有能达此观,春风四时足。

(0)

题少潜兄得闲·其一

亭下水吞空,轻舟处处通。

闲情谁得似,逸兴更何穷。

诗社率相过,醉乡时一中。

我家元不远,只在小桥东。

(0)

樊运使挽词·其三

科目公馀事,南宫第一人。

七闽新使节,三署旧儒臣。

倦拜方辞馈,哀良莫赎身。

家声知有继,仙桂两枝春。

(0)

送淳尉海陵并寄示潚·其二

处己幸寡过,居官勿愿馀。

动成经岁别,剩寄几行书。

公退仍多学,心清任索居。

但知行所职,通塞听何如。

(0)

送吕周辅宗丞守崇庆·其二

旧矣唐安郡,龙潜府号新。

当年一绛帐,今日两朱轮。

民意来何暮,仁声煖似春。

剑南毋恋却,鳌禁要词人。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