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枪烧后有,麦浪水前空。
《新年五首·其四》全文
- 注释
- 小邑:小镇。
浮桥:水上桥梁。
青山:青翠的山峦。
石岸:石头岸边。
茶枪:煮茶的火把。
麦浪:麦田的波纹。
水前空:水边空旷。
不禁酒:不限制饮酒。
真识翁:真正了解这里的老人。
结茅:搭建茅草屋。
岁晚:年底。
有无同:不论丰歉。
- 翻译
- 在小小的城镇外面,浮桥映照着东边的青山。
煮茶的火把烧尽后,只有余烟袅袅,麦田的波浪在水边荡漾,显得空旷。
家家户户都不禁酒兴,经过三年,我真正认识了这里的老人。
我在这里盖起了茅草屋,到了年终,无论丰歉都与世无争。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句,由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所作。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平静乡村生活的向往。
“小邑浮桥外,青山石岸东。” 这两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小镇上有浮桥横跨,四周环绕着青翠的山峦和坚固的石岸。这里的“小邑”指的是一个不大的乡村集镇,它静谧而又充满自然之美。
“茶枪烧后有,麦浪水前空。” 这两句则展现了农事活动和季节变化。诗中提到的“茶枪”,是古代用来晾晒茶叶的工具,“烧”字意味着晒干。而“麦浪水前空”则描绘出成熟的麦田在微风中波动,犹如海浪,而水前的“空”字则暗示着麦子成熟后即将收割。
“万户不禁酒,三年真识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酒的喜爱以及他对于友人的深厚情谊。这里的“万户”形容乡村众多户口,而“三年真识翁”则是说经过三年的相处,对于朋友的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
最后两句,“结茅来此住,岁晚有无同。” 表达了诗人想要定居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并且期望即使到了年老时,也能保持一份平常心。这里的“结茅”意味着简单的生活,而“岁晚有无同”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无论富贵还是贫穷,都愿意与这片土地共度余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平静、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友情和岁月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