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和知必感,岁旱未书灾。
欲识皇天意,为霖贶在哉。
伯禹(bó yǔ)的意思:伯禹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伯禹,意为治理河流、水道,调节水患,使百姓免受水灾的能人。
掣曳(chè yè)的意思:拖拽、牵引
祷请(dǎo qǐng)的意思:恳切地请求神灵保佑或帮助。
飞雨(fēi yǔ)的意思:形容雨势非常大,如同飞翔一般。
皇天(huáng tiān)的意思:指天帝,用以形容天空的庄严威严。
九成(jiǔ chéng)的意思:指很大的比例或数量,接近百分之九十。
铿锵(kēng qiāng)的意思:形容声音响亮、有力。
明灵(míng líng)的意思:明亮而灵敏。
请来(qǐng lái)的意思:请人来做某事。
三献(sān xiàn)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忠诚、敬意或谦逊,而多次献上自己的贡献或供奉。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献奉(xiàn fèng)的意思:恭敬地献上供品或礼物
行云(xíng yún)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如,轻松自在,毫不拖延。
元戎(yuán róng)的意思:指勇猛威武的样子。
致和(zhì hé)的意思:和谐相处,达到和睦的状态。
此诗描绘了一场求雨之礼后的即刻降雨的情景,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展现了自然界与人间活动的紧密联系,以及古人对于天气变化的一种宗教信仰和仪式感。
首先,“致和知必感”表达了人们对于求雨仪式的期盼和信心,而“岁旱未书灾”则说明了久旱无雨给农业带来的危机。紧接着,“伯禹明灵降,元戎祷请来”中,伯禹是古代治水的英雄,此处被赋予神圣化的力量,显示出古人对于祖先和自然力的崇敬。而“九成陈夏乐,三献奉殷罍”则描绘了求雨仪式中的盛大场面,九成可能指的是祭祀的完全或是最高级别,而三献则是祭祀时所用的酒器,通过这些细节渲染出当时人们对于求雨活动的重视。
在“掣曳旗交电,铿锵鼓应雷”一句中,诗人运用了强烈的动态描写来表达天气变化的紧迫感。随后,“行云依盖转,飞雨逐车回”则是对降雨过程的生动刻画,展示了自然界即将发生巨变的预兆。
最后,“欲识皇天意,为霖贶在哉”表达了诗人对于上天旨意的探求,以及对即将到来的雨水心存感激之情。这里的“为霖贶”意味着下雨是上天恩赐,体现出古代人们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依赖。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和紧凑的情节,成功地传达了求雨仪式的庄重与神圣,以及降雨带来的喜悦和救赎。
与子岁阑语萧瑟,江亭题诗更何日。
淞江送子我泛湖,一别音尘遂相失。
闻子键关不殊昔,我亦沉冥求自逸。
方今逐利遍士夫,拜金豪率为之奴。
世事人才不足问,忧在风俗谁能扶。
如子狷介吾狂孤,乃独挥金寻丽姝。
城南酒垆日再过,珠江灯艇今何如。
吾侪所志岂燕雀,宁没蓬蒿死沟壑。
天下大义即在兹,子能不愧吾不怍。
旁人笑谓腐且迂,独与佳人共清酌。
酒酣忆子梦见之,往往悲来叹飘泊。
瘦妻痴女不复怀,饥寒知己鬻珥钗。
子有所闻弗为异,西南大计当安排。
春明客思只如此,寒梅昨夜开高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