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芡》
《芡》全文
宋 / 王岩叟   形式: 古风

水精冷浸碧丛玉琉璃涌出青毛猬。

何人采得离波澜,劈破颗颗生光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波澜(bō lán)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起伏不定,波动不安定。

丛玉(cóng yù)的意思:指许多珍贵的玉石聚集在一起。

琉璃(liú lí)的意思:指透明如玻璃、颜色艳丽的东西。

生光(shēng guāng)的意思:光亮闪耀,明亮耀眼。

水精(shuǐ jīng)的意思:指水中的精灵或精怪。

涌出(yǒng chū)的意思:迅速而大量地涌现或涌出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芡实的形态与品质,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审美情趣。

首先,“水精冷浸碧丛玉”一句,运用了“水精”这一富有光泽和透明感的物质来比喻水中的芡实,仿佛它们在碧绿的水中散发着冷冽而清澈的光芒,如同玉石一般珍贵而纯净。这里的“丛玉”则进一步强调了芡实群聚生长的景象,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芡实生长于水中的自然环境。

接着,“琉璃涌出青毛猬”一句,将芡实比作从琉璃中涌出的青色刺猬,既突出了芡实的青绿色泽,又巧妙地描绘了芡实表面可能具有的细小刺状纹理,形象地展示了芡实独特的外观特征。

“何人采得离波澜,劈破颗颗生光寒。”这两句诗则表达了对采摘芡实过程的想象与赞美。通过设问的方式,诗人似乎在询问谁能够在这波澜不惊的水面之上,小心翼翼地采摘这些珍贵的果实,并在劈开每一颗芡实时,都能让其散发出寒冷而清新的光芒。这里不仅体现了芡实的珍贵,也暗含了对采摘者高超技艺与细心呵护的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芡实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赞美,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王岩叟
朝代:宋

(1044—1094)大名清平人,字彦霖。仁宗嘉祐六年,举明经科第一。调栾城主簿,累知安喜县。哲宗立,以刘挚荐为监察御史,请复差役法,劾罢蔡确、章惇。历侍御史、枢密都承旨、中书舍人等。元祐六年,拜枢密直学士、签书院事。刘挚罢相,岩叟连疏论救,被劾为挚党。七年,罢知郑州,徙河阳。卒谥恭简。有《大名集》等。
猜你喜欢

山斋独坐怀友人不至诗以招之

投迹寄空门,幽怀日虚泊。

境寂山气佳,日午庭阴薄。

新莺未停啭,初篁渐舒箨。

爱此林树芳,窅然坐丘壑。

故人万里至,约我移觞酌。

今朝风日熙,乘閒眺虚阁。

(0)

自石屋洞至法相寺同黄勉之

旷志忆逍遥,劳歌厌囚窘。

纵壑媚春鳞,薄霄愧秋隼。

厌彼方内游,夙此尘外轸。

每挹山水辉,都使名利尽。

烟树杳芊绵,云峰互亏隐。

崖屋已静便,祗园复恬引。

金轮相自圆,玉镜光犹蕴。

沈照烛灵根,依方护玄准。

理会得有充,神开畅无朕。

虽牵缨组心,亦免丘壑哂。

(0)

经进盐图诗八首·其二淋卤图

旭日朝沮场,欣兹风色竞。

钱鏄密如鳞,沙涂平似镜。

汲晒足灰泥,层层白相映。

易地聚成堆,再淋咸始盛。

方池藉以茅,小窦暗通阱。

莲实重且坚,浮浮力能胜。

祇恐山雨来,一篑功未竟。

殷勤守馀沥,坐待卤池定。

(0)

题王孟端送行图

汀洲杜蘅歇,南浦西风生。

美人鼓兰楫,路指江南行。

南行向何许,东望吴松去。

吴松秋水多,绿遍芙蓉渚。

渚外九龙山,山边三泖湾。

人家临水住,日暮采菱还。

采菱歌易断,送子愁零乱。

愁来可奈何,思满江南岸。

江南不可思,动子情依依。

皇都春色早,迟子速来归。

(0)

由竹坝望锦川桃李春色如画有怀陈邑令

涉浅上舆梁,凭高眺乡县。

灼灼桃李花,层层远皆见。

兵馀草根尽,此地芳菲遍。

气暄雉双雊,景淑莺百啭。

邑里齿故繁,弦歌俗丕变。

怀贤思如渴,敷政速于传。

孰是潘安仁,而犹宓子贱。

(0)

秋怀六首·其一

明月出远林,流辉鉴床帏。

促促草下虫,催我索故衣。

起叹秋夜长,欲取鸣琴挥。

掩抑不成弄,中心复乖违。

有怀难自宣,勿谓知音稀。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