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求静寿意,一篑有馀师。
- 翻译
- 我此生只愿隐居山野
永远铭记泰山的雄伟身姿
- 注释
- 平生:一生。
丘:山丘。
愿:愿望。
岳:高山,这里指泰山。
连姿:连绵的姿态。
静寿:宁静长寿。
意:意愿。
一篑:一筐土,比喻微小的努力。
馀师:剩余的老师,此处指榜样。
-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姚国秀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平生一丘愿",他渴望过上如同隐居山丘般的简朴生活,这反映出他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和对自然的亲近。"不忘岳连姿",这里的"岳连姿"可能象征高山峻岭的坚韧与崇高,诗人表示不会忘记这种崇高的品质,暗示自己要保持人格的独立和高尚。
"若求静寿意",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长寿的理解,他认为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修养比单纯的长寿更为重要。"一篑有馀师",用筑土为山的典故,表达即使只有一筐土也能积累成山,寓意通过不断积累和修炼,达到内心的宁静和智慧的积累,从而实现长久的精神健康。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宋末元初诗人陈普对于理想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个人修养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颜乐堂
恨无阿堵君,一区今尚欠。
且谋蔽风雨,拔草聊自苫。
低深人易安,俭陋鬼不瞰。
宁辞力少劳,还视家无甔。
从来生理拙,况此岁屡歉。
故将箪瓢心,聊作粱肉砭。
堂前有甘井,汲取良未厌。
堂后有药苗,一饱亦可暂。
胡为不欢乐,何事贫忧谄。
作诗置座右,勿使斯言玷。
昔我往矣思君子也高阳之从事过瀛之野作河广诗而匿其名使者唐侯独见而知之故赋是诗
昔我往矣,作为此诗。凡百君子,谅不我知。
惟彼硕人,眷眷怀顾。彼何人斯,可与晤语。
召彼故老,周爰咨询。予忖度之,所谓伊人。
实获我心,将恐将惧。颜如渥丹,畏此谴怒。
维彼硕人,顾我则笑。如切如磋,匪怒伊教。
自古在昔,哀鸣嗷嗷。袖如充耳,莫我肯劳。
嗟我农夫,出自幽谷。如蜩如螗,其何能淑。
维彼硕人,追琢其章。欲报之德,不可弭忘。
题李伯时画黄知命骑驴图
长安城头乌夜栖,长安道上行人稀。
浮云卷尽暮天碧,但见明月流清辉。
君独骑驴向何处,头上倒著白接䍦。
长吟搔首望明月,不学山翁醉似泥。
到得城中灯火闹,小儿拍手拦街笑。
道傍观者那得知,相逢疑是商山皓。
龙眠居士画无比,摇毫弄笔长风起。
酒酣闭目望穷途,纸上轩昂无乃似。
君不学长安游侠誇年少,臂鹰挟弹章台道。
君不能提携长剑取灵武,指挥猛士驱貔虎。
胡为脚踏梁宋尘,终日飘飘无定所。
武陵桃源春欲暮,白水青山起烟雾。
竹杖芒鞋归去来,头巾任挂三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