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古朴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以“野老”为视角,通过“扶鸠杖”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老人的形象,透露出一种岁月沉淀的从容与淡然。老人手持鸠杖,这不仅是一种生活的辅助工具,更象征着岁月的痕迹和生活的智慧。
“相逢询岁功”,在遇到他人时,询问一年的收成情况,体现了乡间淳朴的人际关系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于土地与季节,丰收与否直接关系到生活的安乐与忧患。
“翠华浑不识”,这里的“翠华”通常指帝王的仪仗,暗示了远离尘嚣的乡村生活与权力中心的隔绝。这不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心灵上的纯净与自由,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远离喧嚣,回归自然与本真。
“犹有古民风”,最后一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淳朴民风的怀念与赞美。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种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追忆与向往,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老人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末时期乡村社会的风貌,以及作者对于传统美德和自然生活方式的深深眷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