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竹》
《听竹》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城市岂堪闻,潇湘耳根

此君如有语,静者高轩

灵玉自成韵,清风不是諠。

心通正如洗,明月满秋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城市(chéng shì)的意思:指城市里的繁忙和喧嚣。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耳根(ěr gēn)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基础、根本立场。

高轩(gāo xuān)的意思:指高楼大厦的楼顶。

静者(jìng zhě)的意思:指心境安宁、不动声色的人。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潇湘(xiāo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地区的风景和水色。也用来形容优美的风景或文人墨客的才华。

月满(yuè mǎ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极盛的状态。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听竹》描绘了城市喧嚣中的听竹感受。首句“城市岂堪闻”表达了对都市嘈杂环境的厌倦,诗人选择在潇湘之地寻找宁静,让竹声成为耳朵的慰藉。“此君如有语”以拟人手法,将竹子赋予了生机和情感,仿佛在与静听者低语。接下来,“静者在高轩”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高雅境界的追求。

“灵玉自成韵”运用比喻,将竹声比作灵动的美玉,自然流畅,富有韵律。而“清风不是諠”则进一步强调竹声的清幽,不同于世俗的喧哗。“心通正如洗”表达了听竹后心灵得到净化,如同洗涤过一般清明。“明月满秋园”以明亮的月光和秋日的宁静园景为背景,烘托出听竹带来的深远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听竹这一日常小事,传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意境,展现了沈周深沉而淡泊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宝盖岩壁联一组

天竺留花开几叶,云松飞月照千秋。

(0)

饮蔡园

邻圃增间态,馀春乱众芳。

蔷薇生酒艳,梅乳敛茶香。

煮豆添幽事,辞灯让月光。

门人扶屐返,何啻醉浔阳。

(0)

西直门外三首·其二

村舍炊烟拂短篱,清明节近杜家诗。

已欣满目无尘意,又见低云送雨丝。

(0)

雨中舟泛二首·其二

柳色薰黄桃染红,濯枝无力润濛濛。

右丞画意兼诗意,祇在轻烟细雨中。

(0)

杂言

途久将成河,实以人行多。

改辙就高阜,目前计无过。

户枢称不朽,此理又如何。

井甃馀汲溜,石磨绳弗磨。

人墨有良喻,吾闻诸东坡。

(0)

华滋馆

春波弱胜舫,春旭暖明轩。

渐欲丰裘换,恰欣芳帙存。

来信因往屈,得趣亦忘言。

底识华滋候,韶光递水源。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