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见、苔扉半扃。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露(bái lù)的意思:指秋季时节,露水开始凝结成白色霜。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长亭(cháng tíng)的意思:指长亭,是古代道路上的休息站,也是旅人告别亲友的地方。成语“长亭”比喻离别的场景或情景。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短亭(duǎn tíng)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形容事物转瞬即逝。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凉月(liáng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因为秋天的月亮较为清冷,所以称之为凉月。
林坰(lín jiōng)的意思:指稠密的树林和小山丘。
暝色(míng sè)的意思:指夜幕降临时的黄昏或黎明时的微亮。
明星(míng xīng)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中备受瞩目和赞誉的人。
栖鸦(qī yā)的意思:指栖息在树上的乌鸦,比喻没有固定职业、无所事事或游手好闲的人。
入林(rù lín)的意思:进入森林
系马(xì mǎ)的意思:指对人或事物进行严密的监管或控制。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长亭短亭(cháng tíng duǎn tíng)的意思:形容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过去了。
- 鉴赏
这首元代李齐贤的《太常引·暮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秋夜图景。开篇“栖鸦去尽远山青”,通过描绘夜晚归巢的乌鸦消失,展现出山色的清冷与寂静。接着,“看暝色、入林坰”进一步渲染了天色渐暗,暮色沉入远方树林的景象。
“灯火小于萤”运用比喻,形容夜深人静时,灯火微弱如同萤火,更显孤独。接下来,“人不见、苔扉半扃”写出了环境的幽僻,门扉半掩,只有青苔见证着这份宁静。“照鞍凉月,满衣白露,系马睡寒厅”描绘了骑者在月下停歇,衣裳被露水打湿,独自在寒厅中休息的情景,透露出旅途的艰辛和孤寂。
最后三句“今夜候明星。又何处、长亭短亭”表达了诗人对未知旅程的期待和对离别站点的想象,暗示着路途漫长,不知何时能抵达目的地,也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别绪。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行旅的场景,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钱用明用章游白石岩
谢公好山水,得郡古东瓯。
造物惜佳境,雅志多不酬。
松萝蔽雁荡,烟霭埋龙湫。
行田经白石,不到仙山头。
寥寥数百年,天付黄冠流。
巍然万仞崖,壁立东南州。
谁将补天手,化出白玉楼。
两龛藏洞府,中有群仙游。
上通尺五天,下接三神洲。
飞泉落岩腰,碧涧鸣山陬。
群峰真培塿,沧海为渠沟。
隘视人间世,万象同蜉蝣。
我家雁山阳,崎岖厌经丘。
翩翩钱公子,呼我寻岩幽。
初惊小雨密,忽扫群阴浮。
杖屦穷巑岏,一洗尘埃眸。
山林有真乐,富贵何足求。
但愿乞二山,不愿万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