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左兴宗湓城别》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与 左 兴 宗 湓 城 别 唐 /熊 孺 登 江 逢 九 派 人 将 别 ,猿 到 三 声 月 为 秋 。不 知 相 见 更 何 日 ,此 夜 少 年 堪 白 头 。
- 注释
- 江:江边。
逢:遇见。
九派:指长江的支流,这里泛指众多诗人。
人:人。
将:即将。
别:分别。
猿:猿猴。
三声:古代常用猿啼表达离别之悲。
月:月亮。
为:作为。
秋:秋天。
不知:不知道。
相见:再次相见。
更:再。
何日:何时。
此夜:今夜。
少年:年轻人。
堪:能够。
白头:形容人头发变白,暗示时光流逝。
- 翻译
- 在江边遇到九派诗人即将分别,猿猴的三声哀鸣宣告着秋天的到来。
不知道我们何时才能再次相见,今夜年轻的我已感到岁月催人老。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熊孺登的作品,名为《与左兴宗湓城别》。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重逢时日的无限期待。
“江逢九派人将别,猿到三声月为秋。” 这两句描绘出一幅动人的画面:在长江九曲之处,朋友们即将分别,而远处传来了猿啼的声音,伴随着明月高悬,预示着秋意渐浓。这里的“九派”可能指的是长江流域的一种地理特征,而“猿到三声”则是古人常用来形容夜深时分的景象。
“不知相见更何日,此夜少年堪白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重逢之日的无从预知,以及即便是今夜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年轻人,也终将步入老年,头发变白。这里的“堪”字有承受或忍耐的意味,用以强调时光易逝,人生难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情长久性的表达,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深沉情感和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