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十有五夜一再梦故舒州使君侍御公宛如平生且于其案间得若纸若缯者一沓皆公所书或印者翻之有如帜者三有曰苛政曰赃吏忘其一焉问傍立者以何所用云始朝议欲遣公为某使故建此云觉而赋诗四绝·其一》
《七月十有五夜一再梦故舒州使君侍御公宛如平生且于其案间得若纸若缯者一沓皆公所书或印者翻之有如帜者三有曰苛政曰赃吏忘其一焉问傍立者以何所用云始朝议欲遣公为某使故建此云觉而赋诗四绝·其一》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谁云死别已吞声,此恨何年得遽平。

林响风声萧瑟,败人残梦残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梦(cán mèng)的意思:指梦境中的幻觉或虚幻的事物。

残更(cán gēng)的意思:指夜晚已经很深了,但仍有人在唱歌、吹奏乐器等活动。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吞声(tūn shēng)的意思:指忍气吞声,不敢发声或表达自己的意见或不满。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注释
死别:指死亡带来的离别之痛。
吞声:形容极度悲痛而无法出声。
遽平:突然平息,此处指悲痛之情的消除。
败人残梦:形容破碎、不完整的梦境。
欲残更:接近深夜,形容时间已晚。
翻译
谁说死亡的离别已经让我沉默无声,这份悲痛何时才能真正消解。
树林中的回声、风声和凄凉的雨声,夜深人静,如同破碎的梦境即将结束。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去的舒州使君侍御公深深的怀念之情。首句"谁云死别已吞声"传达出诗人对生死离别的感慨,即使在无声的悲痛中,心中的哀愁仍未消减。"此恨何年得遽平"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长久的悲痛难以立刻平息。

接下来的两句"林响风声雨萧瑟,败人残梦欲残更"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反映出诗人梦境中的情境,以及梦醒后的孤独与失落。风雨交加的环境似乎加重了他对故人的思念,而梦中的细节——发现公文似物,更增添了对往昔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和现实环境的渲染,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无法排解的哀思。赵蕃作为宋代诗人,他的文字细腻而真挚,让人感受到他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生活的无尽感慨。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其四

三月正当三十日,莺声如倦复如愁。

绿杨拂地花成雪,断送春风也白头。

(0)

王母歌·其四

云母屏前吹玉笙,侍儿犹识董双成。

笑余学隐金门客,太似当年方朔生。

(0)

夏夜崇雩坛陪祀·其五

日毂雷行过紫都,蚩尤太一总先驱。

圣世百神能受职,雨师何事尚天诛。

(0)

春尽书怀

官閒日日赋閒居,芳草年年伴草庐。

蓂叶不随飞絮尽,莺声欲断夕阳初。

虚簪画省郎官笔,未就名山太史书。

疏懒自知来往少,蓬蒿满径不教锄。

(0)

介翁见示诞孙志喜之作次韵三首·其二

再世悬弧添丽藻,九重赐果助新欢。

昴精遥应中台位,德聚俄占太史官。

手和酒醴情偏渥,天与麒麟福最完。

英物不须啼自识,高门只在帝京看。

(0)

送严节推

佐郡声名久,辞家道路难。

那堪今日去,犹是昔年官。

旌节先春度,爰书入夜看。

君平能自卜,留滞不须叹。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